来龙兴古镇 触摸时光记忆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06 10:11

图片 1.png

图文讲述古镇故事

图片 3.png

记忆馆内的特色装饰

图片 4.png

龙兴酒厂印迹

图片 5.png

市民观看短片,了解古镇的前生今世

图片 6.png

古镇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

图片 7.png

龙兴古镇正在打造“永不落幕的老街生活”

图片 8.png

市民参观古镇记忆馆

数百年的古镇,仿佛时间的守望者,这里有时光的印迹,也有沉淀的乡愁。近日,随着龙兴古镇记忆馆的开馆试运营,这份独属于龙兴古镇的时光痕迹更是被记录下来。

龙兴古镇居民记忆馆位于龙兴古镇老街祠堂街31号(华夏宗祠旁),以实物、展览、视频等多元创新形式,还原古镇的发祥历史,记录古镇的改造更新过程,存放古镇老居民的生活记忆,让八方来客通过游览记忆馆,了解古镇的前世今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兴古镇记忆馆面积为300余平方米,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龙兴故事,二是龙兴模式。

龙兴故事,呈现了龙兴居民的老物件:老式电话、胶卷相机、算盘……尘封的记忆在“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中被唤醒,熟悉的画面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与昔日的时光温暖相拥。同时,现场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详细介绍了龙兴地理环境、经济产业、历史人文、社会生活等方面。

龙兴模式,呈现的是龙兴古镇的改造升级。该馆策展人王远凌介绍,龙兴古镇定位为“永不落幕的老街生活”,拟竭力创造一个原住民与新时代共建、共生、共享的融合发展空间。为此,特别邀请了参与龙兴古镇改造的工人、居民代表、设计师共同拍摄纪录片,以储存记忆的方式为当下古镇更新提供一种新经验、新思路和新模式。

“记忆馆不是艺术馆,它不是用来满足个人对古镇闲情逸致的遐想。城市的更新与更迭终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安居乐业的期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王远凌表示,作为践行者,我们希望创造的不仅仅是有温度的市井,更是有活力的城市。他告诉记者,秉承着“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原则,试营业期间,记忆馆还向古镇居民发出邀请,来此储存承载着童年、青春、乡愁、情感的物件,共同留下一份龙兴档案,让记忆馆内容更丰富。据了解,接下来,记忆馆还将不断调整和完善,预计今年5月正式运营。

龙兴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旧建筑数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22年,渝北区和两江新区共同启动了龙兴古镇的改造升级,包括龙兴场镇改造提升项目,以及龙兴古镇改造提档升级。其中,龙兴古镇改造除了常规的项目规划与设计外,还邀请到成渝两地多位新锐建筑师,组成建筑师工作营,依托古镇独有特色,从微空间层面的设计与多元化尝试,升级古镇形象、深化文旅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以有机更新焕活时光印迹,活化当地人文与生活价值。

目前,成渝两地建筑师工作营所产生的9个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成果,已落地7个,包括龙兴石屋、龙兴剧场、布衣小巷、龙兴古镇记忆馆等。

来源: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