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考古发掘!璧山老关口遗址取得重要收获!
2025-08-01 07:19
近日,位于璧山区青杠街道清明社区的老关口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顺利完成。作为成渝古道东大路缙云山段重要军事关隘,老关口素有“成渝孔道重庆第一关”之称,此次发掘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重庆区域内成渝古道的首次正式考古发掘,考古工作对明清时期古道开展了系统性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老关口遗址地处缙云山脉龙隐山拖木槽垭口,位于璧山区、江津区、重庆高新区交界地带,是缙云山脉重要垭口通道,也是连接成渝古道东大路白市驿、来凤驿的制高点,在防御和交通往来中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重庆自然博物馆组成联合调查队,对成渝古道(东大路、小东路)重庆段的文物资源展开调查,其中,涉及老关口遗址周边金银坡古道、水口古道及兔儿山古道,为本次系统考古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采用“口述史收集+田野踏查+勘探解剖+ 系统发掘”的技术路线,结合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方法及聚落考古理念,对遗址所在区域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工作。
“老关口遗址呈现‘两山夹一槽’的独特地貌,其建筑核心区位于两山之间的平缓地带,是房址与道路的主要分布区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发掘领队黄伟介绍,经过系统发掘,已初步厘清遗址的结构布局,在遗址东侧发现“古老关口”城门及二道城门,南北两侧设有营房、哨楼等军事设施,西侧则分布着大城门、小城门及相连的城墙。遗址内除军事设施外,还揭露了石板道、石碥道等道路系统,以及排水沟、水缸、便池等生活设施,印证了其作为行政边界与军事险隘的双重地位。
接下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联合区文化旅游委、青杠街道,实质性推进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工作,进一步深化公众对成渝古道的历史文化记忆,让珍贵历史文化以实物形式具象化呈现,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