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非遗项目亮相第二届“一带一路” 国际技能大赛现场

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2024-06-24 11:15

6月24日至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赛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技能精英参赛,赛事设有重庆区县绝技绝活展馆,璧山区从众多非遗项目中精选了 “康益森”手工制鞋技艺、竹雕加工工艺、璧山正则绣非常精美的非遗传统技艺走进了技能大赛的现场。

    璧山区非遗展示馆依托特色非遗资源,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我区非遗项目的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到群众身边,让广大群众领略璧山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片1

    康益森手工制鞋亮相璧山展台。刘培华(第三代工艺传承人)三代都是制鞋匠人,爷爷刘祥光是晚清时期有名的鞋匠。刘培华从17岁便开始做鞋,至今已有41年,刘培华是璧山唯一坚持做手工皮鞋的匠人,他的手工鞋在中国传统线缝制鞋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固特异真皮沿条工艺,是一种世界级鞋履的独特制作工艺。

图片2

    非遗传承人胡泽宇全神贯注展示竹雕加工工艺。胡泽宇,男,字春野,璧山人,系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职称工艺美术师、重庆市民间工艺大师、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等。幼年时期盖驰书法绘画艺术,现主要擅长竹木雕刻、玉石雕刻与玉石微型立体微雕。近年来创作的玉雕作品受到了海内外客群的不断好评,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受到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独立创作作品万件以后,其最具独特的代表作玉雕作品《喜子的梦乡》等百余件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图片3

“中华明绣”正则绣第四代传承人陈琦现场展示技艺。正则绣俗称“乱针绣”。针法自由灵活,绣品精妙绝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抗战时期,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来到璧山文风桥畔,创办正则艺专,与杨守玉一道,培养了任嚖闲、陈嗣雪、吕去疾等当代正则绣大家。正则绣不同于传统刺绣,它以专门的材料和方法,通过奇意密思自然抒发情感,构成新的美术形式,是一种与绘画、雕塑平行的艺术。正则绣一方面挖掘针线在线条上的表现优势,另一方面结合西方素描及印象派的色彩理论进行创作,而不似传统刺绣对于其他形式艺术作品的模仿和复制,从而超越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界限。 

图片4

    璧山区的几位非遗项目传承人以一种对传统的坚守,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追求卓越,一丝不苟,将工艺品和文化完美结合,在“一带一路”的赛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了解传统,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