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撑起古树名木“保护伞” 守住绿色“活文物”
2024-12-12 09:41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也被称为“活文物”、“活历史”。近段时间,北碚区林业部门持续开展古树名木冬季养护工作,通过各类科学保护手段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让每一株“活历史”都“老有所依”。
冬季是树木管护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北碚区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走进辖区各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区域,对全区所有在案古树名木进行拉网式检查,同时针对部分出现腐朽、病虫害等情况的树木即时进行补救保护。12月10日上午,记者在北碚区静观镇塔坪寺内看到,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区域的多株古树进行护栏安装、涂白、杀虫、修补树洞等保护工作,确保其健康生长。
为了有效保护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北碚区林业部门除了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树木进行检测外,还采取了安装树木定位器、制作古树名木标示牌等方式,防范古树名木受到人为破坏。据统计,截至目前,北碚区共有古树名木725株,涉及37个树种,挂牌率100%。自2018年以来,北碚区有效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已对170余株生长条件较差、出现病虫害、树干腐朽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复壮保护。
据北碚区林业局生态修护科工作人员冉舵介绍:“今年我们已对12株古树名木开了复壮保护,对400余株古树名木开展了冬季养护工作,下一步我局还将通过日常监管、复壮保护、科普宣传、 违法打击等措施,持续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全力守护好古树名木这些绿色的古董,留住美丽的乡愁。”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