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红色文化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2024-06-14 17:22

“当代小红军,未来接班人!”近日,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呐喊声,巴南区教育综合实践中心小红军成长基地新一期的实践活动开始了……

巴南区教育综合实践中心作为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其小红军成长基地以“当代小红军·未来接班人”为核心目标,“小红星课程体系”为载体的课程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内化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学生成长铸魂注力。

基地集人格培养、文化教育、生活管理、习惯养成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空间,深度挖掘和拓展了各实践课程的育人价值,细分为《重走长征路》《红军农场》等思政“大课堂”,《夺取腊子口》《巧渡金沙江》等思政“小课堂”,《老班长鱼汤》《会师面》等思政“微课堂”,通过渐进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综合实践课与思政课的完美融合。

为更好地打破课堂空间局限,基地还以聚力协同、共同育人为大格局,通过推动基地、学校、社会三大方向的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深度交融,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多场域交替影响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与共享空间,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不断挖掘各区域、领域育人资源,积极联通课堂内外,构建了校本课程和拓展课程两类资源库的共享机制,不断为“全课堂”教学模式积累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同时,基地还因地制宜,契合学生身心发展,打造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红色品牌课程。多年来,基地围绕巴南区悠久的历史沿革、辉煌的革命传统,融汇当地红色遗迹、先烈事迹、人文特色,充分以“长征精神”为核心,不断拓展“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应急救护”等多元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研学实践、志愿服务三大板块,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不断用“强品牌”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下阶段,巴南区教育综合实践中心小红军成长基地还将继续主动当好红色力量的集聚者,自觉运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推动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心中,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当代小红军·未来接班人”核心目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时代新人,让红色文化焕发恒久光彩!

(袁启芳)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