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重庆西站,登上专列的务工人员正向家乡的人们挥手再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精彩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2月19日,家住北碚区朝阳社区的吴辉兵一家起了个大早,带着2岁半的儿子前往广州,开启新一年的工作。今年是他们第一次乘坐返岗务工专列,这对“85后”夫妻很是兴奋。
“人社部门安排了大巴车,在家附近接我们去重庆西站,火车到广州后,还安排了专车送到厂门口。”吴辉兵笑着说。而与吴辉兵同乘专列的有川渝两地近400名务工人员。
据了解,这是春节后重庆开行的首趟返岗务工专列,也是重庆、四川、广东三地人社部门定制打造的首批返粤专列,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让外出务工人员从家门口“一站直达”厂门口。
“85后”夫妻带娃坐专列
2月19日下午,吴辉兵提着大包小包,妻子林秋燕抱着儿子,通过务工人员专用通道,验票后进入重庆西站候车大厅。
“每年春节回来,最害怕的就是抢返程火车票。”吴辉兵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一家人是等到大年后才“错峰”返岗,而且只抢到两张票。火车上,夫妻俩还得抱着调皮的儿子,一路很辛苦。
“这次人社部门年前就发了返岗专列报名通知,我们赶紧报了名,3个人都有座位!”吴辉兵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在了工作群里。他说:“必须给工友们炫耀一下这专车‘直送’的大好事。”
“多赚点钱,让老婆娃儿过上更好的日子。”进站前,吴辉兵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龙年心愿。
“我们的心愿是把广州的项目圆满完成,荷包越来越鼓!”排在吴辉兵身后的李万华满脸笑容,抢着说心愿。今年59岁的李万华是重庆莱弗窑炉技术有限公司赴粤务工负责人,这次他作为“领队”,带着42人前往广东项目务工。
“我们外出务工的这些人平均50岁,都不太会用手机抢票,年前专门安排人员到火车站,买了3天返程票都没买到。”李万华说,为此,企业负责人焦急不已,如果几十个人都抢不到票,恐怕年后的工期要被耽误。
万幸的是,该企业通过北碚区人力社保局搭建的用工保障服务群,了解到赴粤返岗直通车开通的信息,这才解决了出行的后顾之忧。
“出门在外,挣钱很重要,但健康平安更重要!组织开展返岗务工‘直通车’活动,就是想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帮助大家开心出门,顺利到岗。”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提醒大家,如果在外遇到问题,可第一时间与我市驻外劳务办事机构联系,或拨打023-12333电话求助,“娘家人”将竭尽全力提供支持帮助。
他带着老母亲“挑大件”返岗
来自四川大竹县的张德平,肩上挑着扁担,引着83岁的老母亲,走进了候车大厅。“我们的行李可能是全场最重的吧!”放下扁担两头两大袋行李后,张德平又倒回几步,接过妻子的背包和箱子。
张德平一边挑的是自己做的70斤香肠腊肉,另一边是母亲冬季和春夏换洗的衣物。张德平估计了一下,约莫有100多斤。
“爸爸去世十多年了,妈妈年龄也大了,留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张德平说,他和妻子在广州汕头一家制衣厂工作了二十多年,这次带老母亲过去,还专门在厂门口租了个小两室。
说起今年的专列返岗感受,张德平指了指身边的“扁担”。“就是报名了返粤专列,我才敢‘挑大件’,一路安排妥当,完全不操心!”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的居民卢伟,当天一早就乘坐客车来到重庆西站,准备搭乘这班专列前往广州市白云区务工。“现在有专车接送,真方便!希望今年能多挣点钱,供两个娃娃读书。”卢伟说。
“春节后,各地企业陆续开工,人社部门正在积极组织实施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全力促进务工人员稳岗就业。”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重庆、四川、广东三地人社部门协同推进,打造川渝返粤专列,车上的乘客主要是重庆返乡务工人员,以及四川毗邻重庆地区的共近400名务工人员。务工人员从重庆西站出发后,广州市人力社保局将组织车辆到站迎接务工人员返岗。
重庆已集中输送超3万人返岗就业
据了解,从正月初四开始,重庆已“点对点”集中输送了超过3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今年预计将有400余万名重庆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接下来,还将为有需要的集中返岗务工人员提供专车、专列、专机等“家门到车门”暖心服务,预计将开通返岗“直通车”超过1000趟次。
“我们春节前就精心谋划做好务工人员返岗复工的服务保障工作,建立服务专班,配强服务专员,依托‘渝职聘’,上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服务专区,向通过专区购票的脱贫人口赠送‘抢票加速包’;在重庆火车站设置党员服务先锋岗、‘邮’爱驿站,提供出行服务和通信服务。”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区县“点对点”面向脱贫人口宣传政策,在汽车(火车)客运站、高速路口等交通要道口开设就业服务站点,公布服务时间、站点位置,开展行程指引、政策咨询、“渝职聘”推广、爱心姜茶、急救药品保障等多元化返乡返岗出行服务,为有需要的集中返乡返岗劳动者,提供专车、专列(含包车厢)、专机服务。
另悉,当日,潼南、綦江分别同步开行专列,组织近300名川渝两地务工人员前往广州返岗。2月20日,万州区将组织2架专机,组织70余名脱贫人口分别前往山东、广州返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