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杨骏)9月3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行“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记者现场了解到,重庆的铁路快通模式双向贯通、发行首笔碳排放权收益理财等11项创新举措,入选2023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最佳案例。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下称综合试点),本次入选的11项举措,正是重庆通过创新,积极落实试点工作的体现。
比如“铁路快通”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企业无需另行办理转关手续,海关通过铁路舱单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自动审核,班列抵达口岸后一般也无需另行装卸、验核,从而大幅提升了口岸通行效率、节约了费用。
在“铁路快通”模式加持下,2022年11月,重庆首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铁路快通”专列(重庆—万象),全程用时比原本运行时间减少1—2天,单箱可节省费用200元以上。这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班列(重庆—万象)率先迈入双向“铁路快通”时代。
再如,今年3月,农业银行重庆分行联合农银理财为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合川发电有限公司投放1000万元碳配额理财融资款,成为全国首笔引入理财资金为客户提供基于碳排放配额(CEA)的融资业务。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试点获批后,重庆经过两年探索实践,总体方案明确的86项任务已实施82项,实施率达95.3%,在商务部第二批试点评估中排名第二。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104余项,出台107个支持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的市级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国家部门出台配套支持举措13个,共落地60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指数2022年比2021年提升16.2,综合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该负责人说。
在“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现场,重庆跨境贸易“单一窗口”、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班车等12项对标国际规则、在全国首创的举措做法,入选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成果展览;科技成果赋权转化机制、“信用评价+风险补偿”贷款新模式等13项创新举措以视频方式在推介大会上展示;重庆寸滩国际新城邮轮母港项目、重庆国际生物城创新生态圈示范项目等3个服务业开放项目参加推介大会项目洽谈,与境内外投资者交流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