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规划建设万亩高标准天冬种植基地
内江东兴 打造百亿天冬产业 擦亮“天冬之乡”品牌
火花村天冬种植基地
东兴区和内江市农科院合作,利用组培技术快速繁殖天冬种苗
多年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将“中国天冬之乡”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亮点和重要突破,全面塑造东兴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奋力建设经济兴盛、城市文明、乡村秀美、人民幸福的新东兴奠定基础。
传承创新 打造品牌
9月16日,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召开。会上,东兴天冬广受关注。
在西博会内江馆的东兴天冬展区,往来客商川流不息,纷纷对东兴道地药材天冬延伸产品天冬蜜饯、天冬膏、天冬护肤系列、天冬洗护系列等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是由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联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菌类药材研究所研发的天冬护肤系列,更是博人眼球。
为何东兴天冬能受到如此关注?
四川省作为中医药大省,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东兴区地处四川中南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极为适宜天冬、枳壳等中药材的生长。
天冬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之功效。
“东兴区出产的天冬品质极佳,市场认可度高,前景十分广阔。”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内江目前唯一的道地中药材,内江天冬栽培历史悠久,增益护体作用受到当地民众认可,其种植规模广、产量大,是内江地区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但市场上以天冬为原料的产品少,开发潜力巨大。
基于此,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契机,依托天冬道地药材资源优势,把推进天冬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以道地药材天冬为主导的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品牌、康养旅游“七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目前,东兴区已种植天冬5000亩,天冬秋种也完成种植,预计今年将完成1万亩天冬种植。同时,东兴区中医药产业链基本形成,其中,已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展科技合作并取得了一批成果,为东兴区中医药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融合 擦亮品牌
6月28日,中国特产协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评审活动组委会决定授予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称号。这一称号的授予,标志着内江东兴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的绿色发展之路,强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东兴区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与成都、重庆等地10余家中医药科研院所(校)、医院、企业签订产业合作协议和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种植、加工、研发、推广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目前全区种植中药材品种13个7.8万余亩,深加工产品12个,注册品牌商标3个,获国家专利中药饮片品种5个。
“不光要卖鲜货,还要规划精、深加工,同时带动服务、旅游、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目前,内江东兴积极推进天冬新食品原料的审批,以天冬为原料,研发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特色蜜饯、日化美容等产品40个以上,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依托东兴区独有的人文景观,以康养为产业发展导向,打造全龄养生、颐养度假、康旅融合的特色生态康养观光产业示范区和康养中心。预计到2030年,建成“两区一中心”(即医养产业示范区、康养观光产业示范区、医联体制剂中心),年产值达10亿元。
培育人才 唱响品牌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疫和健康保健服务方面的作用显现,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产生强大内生动力。
如何用好中医药优势,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人才培育和政策支撑,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内江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该负责人介绍,东兴区中医药产业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药材质量提升、大健康产品研发等方面科技含量不够,缺乏科技竞争力。
因此,东兴区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狠下功夫,通过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中医药产业科技基础。
东兴区依托国内专业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合作,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东兴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同时,搭建“政产学研”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医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加强对本土中医药人才“立体化”培训。
数据显示,目前内江共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7个,中医药从业人员4000余人。
同时,东兴区先后与中医药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9项,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基因与抗体治疗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及海派医药等6家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涉及中医药事业、产业与科技项目12个,引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企业10余户。
下一步,东兴区将以中药材为引领,突出绿色化、融合化、集约化,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重点、药食两用品种为特色、中药商贸康养为延伸的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打造产业振兴新引擎。
文/兰自涛 唐明润 图/唐明润
链接》》
天冬产业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近日,位于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的“东兴区天冬产业园区”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地里忙着除草、施肥,为天冬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东兴区特色道地中药材天冬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且附加值高,是实现‘助农增收、助企成长’的有力支撑,是东兴区农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中国天冬之乡”,东兴区既能为内江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贡献力量,也可以把天冬产业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把天冬优势转化成发展动能。
近年来,东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根据规划,东兴区以石子镇七星村为核心,将发展枳壳种植13500亩,预计年产值可突破2.7亿元,将有效促进当地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致富。
预计到2030年,东兴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带来经济效益达100亿元以上,中医药产业将成为东兴支柱产业、乡村振兴战略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