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全国劳模对话青年机械工程师——
守在“火山口”上推动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10月21日,米钰林(右)与何周擂在对话后合影。
记者 颜若雯 摄/视觉重庆
人物名片>>>
米钰林,男,1954年4月出生,汉族,重庆人,1976年结束“知青”生涯到川维乙炔车间成为一名操作工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前为化工工艺高级技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庆川维化工公司乙炔运行部裂解装置操作主管,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何周擂,男,1991年10月出生,汉族,四川人,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工机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参加工作。现为机械工程师,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乙炔运行部东区主任。
“米师傅,您回来啦!”10月21日下午,已退休7年的米钰林回到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化工公司),在他曾经工作了42年的乙炔车间,30岁的何周擂正等候着。
2014年,何周擂大学毕业进入川维化工公司乙炔车间,同年,米钰林退休返聘,两人共事过近两年时间。
这次回来,米钰林最关心的就是退休时未能完成的那些创新项目,他反复叮嘱要把它们完成好。如今,“米钰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仍然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川维化工公司也已掌握了1.5万吨乙炔炉技术,在产量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米钰林所在的乙炔工段,是川维化工公司技术最复杂、最核心,也是最危险、最难驾驭的工段——可燃气体高温裂解,易燃易爆,人称“火山口”。
当天,米钰林和何周擂围绕工匠精神,展开了一场有关“选择、坚守和信念”的对话。
乙炔工段最难驾驭,想过离开吗?
国家安排我到乙炔车间,那就在这里扎下根来
“米师傅,当年知道乙炔车间的危险吗?想过离开吗?”何周擂的第一个问题,把米钰林的思绪带回到了1976年。
“22岁那年,我成为首批回城工作的知青,从宜宾来到长寿。”米钰林说,当时,国家安排到哪里工作就到哪里,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技术工人,已经觉得非常幸运、骄傲。
骄傲归骄傲,当时的米钰林,可以说是一点专业知识也不懂,“就连乙炔的化学分子式怎么写都不知道”。米钰林回忆道。
1976年的川维还在建设当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时的乙炔车间还不叫车间,叫乙炔筹备组。”米钰林回忆,厂里不仅有工人,还有建设施工队伍,此外,还有一群来自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外国人。米钰林这才知道,乙炔筹备组的设备是德国原装。
当时,乙炔筹备组一些技术工人曾受过德国公司的专业培训,在他们的带领下,米钰林逐渐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工艺技术,“国家安排我到乙炔车间,那就在乙炔车间扎下根来”。
什么时候开始技术创新?
当意识到“摸透进口设备就能把它改造得更好”时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新的?”何周擂的提问,让米钰林回忆起了一段事故处置经历。
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备乙炔的过程需要加氧,分别需要外部和内部供热,期间稍有疏忽不慎,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90年代初,乙炔车间就曾发生过一次事故,导致4条生产线损坏了3条。
检修过程中,大家一时弄不清事故原因,后来是一名领导首先提出了“粉尘爆炸”的概念。米钰林打开氧气管道,发现里面果然满是铁锈。
当晚,米钰林和另一名同事戴上安全帽,爬进10多米长的管道,清理了一个通宵。老领导也陪着他们,守了整整一夜。
早上5点过,管道清理完毕。在合上管道的那一刻,米钰林突然想:管道有缝隙才会有铁锈粉尘,如果把管道完全封死,这个安全隐患是不是就消除了?
米钰林回忆说,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德国公司的机器不是不能动,只要摸透它,就能把它改造得更好。
进口的裂化反应炉按设计每45天就需停车检修一次,每停一次不仅要花费数万元的检修费用,还会因停产带来经济损失。
检修能不能只断氧气,不断天然气?米钰林提出了技术革新的想法,并设计出一套八字喷头。但在当时,对于改动全进口设备的提议,很多人有顾虑,还有人明确反对。米钰林没有放弃,他把想法报告给领导,又写下合理化建议,最终获得采纳。
米钰林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50多项,把裂化反应炉原厂设计的45天运行周期,逐步提高到了1998年的120天、1999年的160天、2000年的191天、2003年的231天。
为啥钻研乙炔炉扩能?
就是想证明一线技术工人里也有能人
“米师傅,后来您又领衔研制了万吨乙炔炉,德国厂家20年才研发出的技术,我们只用了2年,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做这件事的?难吗?”何周擂又问。
当时,川维曾想引进德国技术,但对方要求支付高额的引进费用,还提出只要引进了这项技术,就不能发展类似技术,一旦发展就算侵权。对于这些无理要求,川维明确说“不”。
“我1976年进厂,‘抱’着德国原装进口的设备十多年,没怎么改动过,这让我很不甘心。我想要通过创新,让这项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还要根据生产需要扩能。”米钰林站在个人角度谦虚作答,他说,钻研技术创新,就是想要证明一线技术工人里也有能人。
对于乙炔炉扩能的提议,当时不少人反对,觉得德国公司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扩能不算什么进步,没必要在这上面花大力气。
“我们国家的火箭上天,运载能力不也是一点一点提上去的吗?谁又能说这一点一点的扩能不算进步!”在一次大会上,米钰林抓住发言机会,坚定地驳斥了这种“躺平”思想。
后来,米钰林和同事们走访了全国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决定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开展乙炔炉扩能的合作。
在扩能新装置安装、试车等关键阶段,米钰林取消了所有的公休,不分昼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2006年6月12日,万吨乙炔炉正式投料试车。米钰林至今仍能够清晰回忆起这个日子,“就像红军长征到了遵义,我们的工作也迎来了转折点”。
那天上午10点,现场清理完毕,所有操作人员撤回到主控室。米钰林离开前,望着乙炔炉说道:“请你为我们川维争口气、为我们中国人争口气!”
试车成功,职工们奔走相告——德国厂家用了20年才研发出的乙炔炉技术,我们只用了2年,且产量超过了德国厂家。
怎么做才能在一线技术岗位干好?
对工作环境和工艺技术非常熟悉后再谈创新
2014年,米钰林到了退休年龄,返聘继续工作。同年,何周擂从四川大学化工机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来到川维化工公司乙炔车间。
“米师傅,您觉得在一线技术岗位,怎么做才能干好、干出成绩?”何周擂虚心请教。
米钰林说,科技创新早已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线技术岗位也必须要有创新思维,但一定要在对工作环境和工艺技术非常熟悉之后,再来谈创新,此外还要有求知求新的欲望,“有基础才能有创新,绝不能拍脑门做判断、下决定”。
“过去,我们的信息来源有限,学历也不高,一路创新,靠的就是把手里的设备摸透了,再想方设法学习专业知识。”米钰林对何周擂说,接触了年轻一代后,他深感过去自学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米钰林说,做一线技术工人,绝不能“吃老本”,要让自己的技能跟上时代,对个人的进步也要有战略思维,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员要带头做表率。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的任何项目,最终都需要直接从事手工作业的技术工人来落地,没有技术工人娴熟的技艺,再好的设想也难以实现。”米钰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对广大在职技术工人的希望和鞭策,大家一定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扎根下去,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带着自豪感和使命感,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退休时,我还有一些创新项目没有完成,你们是基础知识很扎实的一代人,当年没做完的创新项目,请你们继续把它做下去,完成得更好。”离开前,米钰林嘱咐。
“请米师傅放心!”何周擂信心满满回答,现在,乙炔车间裂化反应炉的运行周期已经提高到了300天,而且,川维化工公司运用天然气制乙炔技术制造出了高端新材料产品,企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初心>>>
米钰林:“我愿为这次研究的安全性负责”
因为需要将可燃气体高温裂解,易燃易爆,在乙炔车间里的操作必须极其谨慎,但在万吨乙炔炉研发过程当中,一些关键实验数据的取得,需要将设备调至临界状态。
与清华大学开展万吨乙炔炉研发的合作后,校方需要一线的实验数据。其中一项数据,要将乙炔炉负荷分别调至最高、最低,负压开始转正,才能获得。
“负压转正,表示炉内的反应已经不好了。”日常操作极其谨慎的米钰林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数据采集不到,研发就不能继续。
当时,他和工友们就站在乙炔炉旁边,一边精细操作,一边仔细记录。这一次“冒险”,不仅成功取得了需要的数据,也解释了进口设备为什么会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我们把手里的设备又摸透了一些!”
合作进行到建模步骤时,又发生一段插曲——搞研究的学者在汇报可行性和安全性等内容时,讲得过于专业,导致领导对这项工作的安全性有一些顾虑,对扩能创新喊了“暂停”。
于是,米钰林把报告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又写成了一份6页纸的新报告,签上名字,提交上去。这份报告,现在还存在米钰林家中,其中有一句话写得特别坚定:我愿为这次研究的安全性负责,包括法律责任。
这份6页纸的报告对项目继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老领导看完认为报告表述清晰,同时十分感动,写下指令:非常感谢米钰林同志对工作的推动,一并考虑安全因素,立即推动相关工作。
传承>>>
何周擂:“我们加班加点,不讲条件”
与米钰林当年的国家分配不同,何周擂来到川维化工公司乙炔车间,完全是个人选择。
“小时候,家里的电器就被我拆了个遍,我为这些机械深深着迷。”因此,何周擂报考了四川大学化工机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来到川维时,何周擂已是党员。2008年汶川地震时,何周擂在绵阳读高中,亲眼见证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当时,何周擂也报名成为志愿者,帮忙抬送伤员。入党的理想,也在那时深种。
何周擂一刚进厂就听说了米钰林的事迹,后来,他又听说“米师傅脾气不好”。但观察发现,米钰林的“脾气”都是针对工作,他精益求精地对待检修和安装过程,其余时间,面对自己这样刚进厂的大学毕业生,他细致、和蔼,会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年轻人。
听完米钰林讲述当年的经历,何周擂感动又震撼。如今,一些实验数据已经可以通过模拟计算的方式取得,操作危险系数大大降低,但当年老一辈技术工人刻苦钻研的劲头仍被传承了下来。
“遇到故障,我们加班加点,不讲条件。”何周擂说,有一次遇上机械故障,他与同事们工作至凌晨1点,休息2个小时后,又回到工作岗位,“连轴转”了整整一周,直到故障排除才恢复正常作息。
他表示,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年轻党员,要传承发扬米钰林同志过去42年工作中展现出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好头、打好样,瞄准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为国家制造业由大到强添砖加瓦。
本版稿件由记者颜若雯、李幸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