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下,市民在江北区北滨路漫行步道上休闲,沿途设置的书吧等可满足市民的差异化需求(摄于二○二一年三月三日)。
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6月26日14时30分左右,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和市民的欢呼声,166舰顺利抵达重庆市九龙坡区建设码头。
166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51型第二代导弹驱逐舰,1991年11月21日完工交付南海舰队服役。166舰退役后,被赠予重庆建川博物馆,由湛江拖运至重庆。如今,166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面向市民开放。
把历史文物融入滨江空间,是重庆的一项创举。根据2018年出台的《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重庆应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丰富“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包括166舰、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特钢厂两江码头等在内的滨江公共空间已成为连接城市腹地的文旅景点,让时尚与历史文化有机交融。
两年多来,按照《计划》,重庆整理出9大板块、21个重点专项任务。随着一个个任务落地落实落细,山城重庆近悦远来,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保留城市记忆 延续历史文脉
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市更新过程中,重庆一直坚守的一种情怀——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背靠长江,与朝天门码头隔江相望,去年12月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想不到长江边上还有这样的纪念馆,青砖青瓦的建筑好看,通过建筑里的文物还能一睹那段厚重的历史,滋润心灵。”博物馆爱好者林玥表示。
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传承巴渝优秀文化,也是《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我市开工实施巫山龙骨坡遗址保护等30个项目,有序推进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保护提升、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片区保护提升等项目,广阳岛抗战遗址修缮及弹子石、合川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保护修缮等工程,以及安达森洋行旧址故宫文化项目等一批工程陆续完工……成为市民感受文脉、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两江四岸”要建国际一流滨水岸线
两江四岸,是大自然对重庆最好的馈赠。《计划》指出,要按照国际一流滨水岸线标准,通过优化“两江四岸”城市功能、修复“两江四岸”生态系统、丰富“两江四岸”公共空间、提升“两江四岸”滨江颜值、着力展现最美“桥都”风采,系统开展“两江四岸”整治提升。
为此,重庆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近百家知名设计机构及联合体应征。截至今年一季度,“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节点项目中,珊瑚公园片区、江北嘴江滩公园、磁器口滨江段等8个项目已动工建设,九龙外滩广场一期工程已向市民开放。
来到正在建设的江北嘴江滩公园,长达6公里的岸线南北延伸,记者的视野也豁然开朗。嘉陵江穿城而过,黄花园大桥、千厮门大桥飞架南北……
过江大桥也是“两江四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我市把城市大桥及其景观艺术设计摆在首要突出位置,分门别类加强对大桥造型、色彩等的景观艺术效果管控,与城市山水环境整体协调;同时加强跨江大桥与滨江路车行及步行道联系,让市民无论驾车或是步行,都可以顺利到达。
“山城步道”串起历史资源
这是一条展现重庆百年党史的步道,串联起大礼堂、文化宫、体育场等重要建筑,沿线分布周公馆、跳伞塔、潘文华公馆等大批文保单位。
每到周末,不少市民纷纷来西南大区步道“打卡”。走在其间,置身于众多历史遗址和文物建筑中,市民仿佛与历史对话,百年党史中的许多鲜活画面不禁浮现在眼前。
西南大区步道整体提升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根据丰富慢行系统“毛细血管”,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到2022年,各区县山城步道串联成网,叫响“山城步道”城市品牌的部署,目前,西南大区步道已整治提升完成约10.3公里,包括主线3公里,支线曾家岩临崖步道一期、枣子岚垭步道、张家花园巷等步道共7.3公里。
像这样依山傍水的步道,重庆还有很多。2019年至2022年中心城区已规划建设17条约353公里的山城步道,截至去年,半山崖线步道、重钢步道等16条已开工,歌乐山步道、沙磁步道等约172公里已建成。
让城市回归绿色融入自然
今年开春,重庆天气转暖,红梅、玉兰、海棠、山茶、美人梅等花竞相开放,山城犹如花海,美不胜收。
这得益于《计划》提出的开展城市增花添彩、增绿添园等举措。近段时间,重庆又在原有绿色基底的基础上,丰富了花草树木的品种,特别是增加了色叶植物、开花植物的品种。
2018年,我市启动“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作,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水环境,切实解决黑臭水体这个“老大难”问题,还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
到2020年底,20条河流累计建成“清水绿岸”河段约90公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85.7%提升至97.6%,优于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
2019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四山”保护提升实施方案》出台,着力将“四山”打造成“城市绿肺、市民花园”,展现“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自然环境。
同年,《关于加强广阳岛片区规划管理的决定》出台,为广阳岛开发立下“规矩”。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35个创新基地名单,广阳岛名列其中。
《计划》提到,“力争到2022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45%。”重庆离目标实现已越来越近。
“水陆空”立体出行方便快捷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的“通病”,为此重庆在城市提升行动实施过程中,着力打造便捷之城、通畅之城。
重庆实施的缓堵保畅项目,切实提升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去年6月,快速路一横线歇马隧道东西干道开通,至此,快速路一横线全线建成通车;华岩隧道西延伸段主线通车,使得重庆向西发展的距离缩短,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2月31日,曾家岩嘉陵江大桥主线通车,从渝北区兴盛大道到渝中区菜园坝车程仅10分钟,比之前少20多分钟……
缩短重庆与周边省市的距离,重庆正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网络。
早上在重庆吃碗麻辣小面,中午到郑州吃烩面,不久之后将不再是句玩笑话。
2020年11月9日,渝万高铁开工。5年后,从重庆中心城区到万州,将由目前的90分钟缩短至约50分钟;重庆与西安、郑州等城市的时空距离也将进一步缩短。乘高铁从重庆中心城区出发,到西安2.5小时,到郑州4小时。
西南向的渝昆高铁于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东北向的郑渝高铁郑万段(重庆段)全部隧道已实现贯通;东南向的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于2018年开工建设,去年重庆段全面开工建设;南向的渝贵高铁已于2018年开通……
重庆高速公路网也越织越密。截至2020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00公里,在建规模近1600公里,创历史之最,“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水运方面,长江朝天门至九龙坡段3.5米水深航道整治完工,朝天门至涪陵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开工,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基本建成。长江、嘉陵江和乌江“一干两支”干支联动的航道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四级及以上航道达到1400公里。
航空领域,截至2020年底,重庆已建成“1+4+3”民用机场体系:“1”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4”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巫山机场、仙女山机场等4个支线机场;“3”为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永川大安通用机场和梁平通用机场等3个A1级通用机场。
另一方面,重庆构建起以航空快线为核心的国内航线网络,覆盖国内主要城市;重庆与世界建立起畅通的“空中走廊”,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1条。
城市内部通畅,通往外部便捷,市民“水陆空”立体出行的构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加快建设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和“光网重庆”
“我们村已经安装了汽车充电桩,以后就可以来这里充电,再也不用在家里拉条电线充电了。”6月18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镇青山村,高山移民小区居民李敏看到小区正在安装调试充电桩,高兴地说。
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保障。近年来,重庆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一环十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实现了38个区县充电桩全覆盖。2020年全市新建充电桩约3500个,服务市民充电超500万车次。今年预计全市实现272个乡村供电所充电桩全覆盖。
按照《计划》,我市还将建成“光网重庆”,光纤到户端口数达到1800万个;实现4G网络深度覆盖,基本建成全市移动物联网,建设5G基站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