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丽)11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重庆新评定重医附一院、市妇幼保健院等“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单位15家,目前全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单位已达25家。
我市去年在鼓励试点医院先行先试的同时,围绕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智慧医院评价指标,建立了重庆市智慧医院评价标准体系,并按照相关标准评定了重庆首批10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单位。
今年全市共有30家医院申报“智慧医院”,有20家进入终评阶段,最终评定15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单位。其中,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去年被评为“智慧医院”三级,今年再次参加评审,等级提升为四级。
重庆日报记者当天在市妇幼保健院看到,患者通过“一站式自助服务终端”,从预约挂号、查询检查检验结果到支付,均可“刷脸”完成,不再依赖实体就诊卡。“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中,我们通过精准预约、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刷脸功能等,尽量消除医疗服务短板和薄弱环节,打造特色预约诊疗体系。”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院平均预约率达76.7%,而院内停车缴费、食堂点餐、导航等也能通过手机完成,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和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计划到2022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进一步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感知标识、认知计算、人机协同、智能监测、精准医疗等先进技术与智慧医院建设协调发展、深入应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有超过50%达到三级智慧医院要求。
相关链接》》
重庆新增“智慧医院”示范单位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