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忠县官坝初级中学校 筑好德育主阵地 守护学生成长的“根”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1-22 01:21:58 | 编辑:周游

 

  学生在用心装扮的寝室看书学习

  官坝中学校长 李勇

  忠县官坝中学,位于离城区1个多小时的官坝镇上。虽然地处偏远,但多年来学校除了致力于学生学业培养,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创建了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形式,还创设了学生“五自育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中也积极渗透德育教育,营造出积极的校园氛围。

  当今社会,学生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同样重要。德育教育是灵魂的教育,官坝中学在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同时,守护了学生成长的“根”,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丰富形式

  校园德育“活”起来

  又到了官坝场镇赶场的日子。一个特殊的“摊位”格外吸引眼球,“摊主”是来自官坝中学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统一着装,给过往的路人发放宣传单,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保护法、创建文明县城……乡亲们对孩子们的表现赞不绝口。

  上街义务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时事只是官坝中学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内容之一。在学校,不管是运动会、元旦庆祝晚会等大型活动,还是开学的新生服务中,都活跃着自愿服务队的身影。“用志愿服务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播爱心、传递文明,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创新载体之一。”该校德育处负责人说。

  校园德育形式丰富多样,两周一次的主题升旗仪式,也成为班级魅力的展示平台。“学校要求展示班级全员参加,按照德育处规定的主题自行编排展示内容。”该负责人说。

  在一次主题为“感恩”的升旗仪式班级魅力展示中,八年级7班全体同学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老师妈妈,妈妈老师》,让台下所有师生湿润了眼眶。不少参与节目编排的同学表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深深体会到父母、老师的付出,告诫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

  在学校看来,德育教育要像“滴灌”,应在无形中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获。为此,官坝中学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先后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老爱幼主题手抄报比赛,“五好小公民”读书主题教育活动,“文明餐桌,行动有我”主题活动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爱国爱家、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等美好品质,“激活”了校园德育的生命力。

  分层分类

  创设学生多维发展路径

  由于官坝中学地处相对偏远的官坝镇,不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住宿,每当晚自习放学回到宿舍后,看不见学生在寝室、楼道打闹的现象,大家都早早地回到寝室整理内务,洗漱入睡,第二天早上也没有学生赖床,全部按时起床。

  学生如此的自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校实行的学生生活自主管理,这与学习自主探究、行为自主规范、活动自主体验、人格自我完善,构成了学校“五自育德”内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在“五自育德”的规范下,学生不仅在寝室规范就寝,排队打饭、文明就餐也成为学生食堂的常态。在外出踏青等活动中,学生自主谋划、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也在此过程中无形建立起来。

  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除了“五自育德”,官坝中学还按年级实施分层目标和措施。初一年级以“我是一个守则明理的中学生”为主题,每年组织初一新生开展学习习惯、生活规范、劳动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8个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专项训练和行为规范专题教育。初二年级以“我是一个自律的中学生”为主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体验生活,增强自律意识。初三年级则以“我是一个自觉的中学生”为主题,重点进行理想成才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勇敢面向未来。

  通过分层分类实施德育教育的方式,官坝中学让德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为学生创设了多维的发展路径,也为他们未来的成人成才提供了更多可能。

  课堂渗透

  无声浸润更“动人”

  “如何从我做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学生,让我们的班级更加优秀?”在九年级1班的班会课上,班主任郑利华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无论在课堂还是集会等各种场合,有同学违反纪律、乱扔垃圾,应该立刻制止。”

  “本小组有同学学习不认真,大家应该相互监督。”

  “同学有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手,互相帮助。”

  ……

  同学们积极思考,积极回答。老师借此对全班进行责任教育。

  “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由老人带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对班级漠不关心。我利用班会课对大家进行责任教育,让大家争做有责任心的中学生。”郑利华说。

  利用班队课等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很多班主任都会采用的方式。胡亚利老师是八年级的一名历史老师,她时常借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讲到鸦片战争时,借此讲述毒品的危害,告诫大家要真珍爱生命;讲到戊戌变法时,鼓励大家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除了教室里的课堂,学校还在校园里营造起很多无形的“课堂”。“我们与官坝镇派出所、忠县汝溪交巡警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等紧密联系,定期请专人为学生上法制课,开展各种安全知识的宣传互动。”学校德育负责人介绍。学校还把官坝镇敬老院和固国村蚕桑基地作为校外德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各种各样的“课堂”,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德育的无声浸润。学校发现,一些进校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变得彬彬有礼,文明用语取代了过去的“出口成脏”,学生在学习上更为用心,懂得分享、感恩、珍惜劳动果实,班风班貌一天天改善起来,校园也变得更加明媚、动人。

  教育均衡最美见证人

  官坝中学校长 李勇

  学校内涵发展令人惊喜

  近年来,通过我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和我校领雁工程项目的推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内涵发展成效显著,构建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全县中考第一名桂冠被我校范刘庆同学摘取。学校办学特色逐渐彰显,以“蚕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学校文化,开发了系列以蚕文化为主题的德育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物化了《教苑笔耕录》、《生态课堂》等系列教育教学成果,为我校创建“重庆市农村初中示范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忠英 图片由忠县官坝初级中学校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