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石柱县回龙中学 用爱丈量师生成长每一寸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1-20 03:01:32 | 编辑:王俭林

合作开放式课堂

每天坚持大课间操

土家扇子舞

行为艺术课写生

这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单办初中,全校2700多名学生中有373名是贫困学生,还有566个留守儿童。

这意味着回龙中学在石柱县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必须挑起“重担”。

执着与坚持,是回龙中学办百姓满意教育的初心。

从2011年正式开学以来,回龙中学坚持将办学方向聚焦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用新理念新思路探寻课程改革新路径、全方位多维度打造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故事与思考,在回龙中学短短几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生发。

用爱丈量师生成长的每一寸,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得到破解,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教育温度、全体师生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回龙中学从一所不为人知的学校蜕变为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的好学校。

丈量尊重的尺度

公平思考:学生不分班的底气在哪里?

办学的第一年回龙中学只有500多名学生,生源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良莠不齐,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有教师向校长提议分快慢班、尖子班、实验班,但校长张维淑却坚持说“不”。

不以学生成绩分班,回龙中学的底气究竟在哪里?

“办好教育首先是尊重每一位师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老师和孩子,就是教育最大的尊重。”张维淑这一席话也是对教育公平的温暖呼应。

这几年来,回龙中学坚持不分尖子班、快慢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所有的班都是平行班,教师也均衡搭配到每个班上。坚持下来,回龙中学不仅有效整合了师资资源,而且还最大限度地缩小班内、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差距,既有利于年级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了校内教育公平。

每一个师生都有了公平的成长舞台,同时也得到了最公正的评价。

据了解,回龙中学改革了“唯分数”的单一评价制度,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并举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特地设计了《回龙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与“学生个人成长记录”紧密联系,这种评价方式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肯定。

有家长这样评价:它对学生的评价是全面而中肯的,能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弥补缺点,进而促进学生全体、全面的均衡发展。

不以分数分班,不以分数评价,均指向了回龙中学对师生的尊重。

办校以来,回龙中学还紧紧围绕“诚信感恩,善学强身”的校训对学生进行“21字”养成教育,包括出好操、扫好地、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走好路、睡好觉,从细节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实施以来,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向德、智、体、美、劳的“五好学生”看齐,生发出很多典型的现象值得深思:校内看不到任何垃圾,食堂地板上看不到任何残汤剩饭,寝室内务井井有条,学生自觉有序地进行着学习和生活……

学校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也学会了尊重,也赢得了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全力关注留守儿童发展,通过实施关爱工程、建立结对帮扶活动、倡导学生互助、假期“大家访”等让教育的温度再升温。

丈量素养的广度

育人思考:小足球何以撬动特色大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焦点。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龙中学怎么做?成效如何?

这还要从学校发展校园足球说起。

据了解,回龙中学从建校起就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足球训练和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足球撬动了学校的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球育德,学生在球场上的拼搏中锻炼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尊重对手和裁判,促进了团体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以球启智,学生掌握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到各个方面的学习中。

目前,回龙中学班班都有足球队,参与人数达98%。

数据显示,该校男女足球队近两年来连续在“石柱县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初中组男女冠军。2016年市级重点中学石柱中学在全县招录12名足球特长生,该校就有11名学生被录取,共向石柱中学输送足球特长生21名。

小足球撬动了学生成长,也撬动了学校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足球特色学校。同时足球还带动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篮球、排球、足玲球、足球操等运动纷纷呈现出活力十足的景象。

丈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维度,并非只有足球。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回龙中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将课外教育活动、社团活动、德育活动、实践活动、2+2项目、1+5行动进行整合,将学生“素质培养、艺术培养、特长培养”纳入规划课时,形成教学常态。

特别是通过阅读、书法、演讲、外语、科学、体育、艺术七个大类的课辅活动,以“培养、展示、评价”为路径,助推学生广泛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起兴趣特长,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在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征文活动、重庆市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模型活动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

丈量改革的深度

创新思考:高效课堂能为师生带来什么?

在各学校大刀阔斧践行课改的时候,回龙中学才诞生,但并不妨碍这所学校“起得晚却赶了个早集”。

坚持丈量课改的深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回龙中学的高效课堂由此诞生。

按照新课程标准,回龙中学制订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目标分解为基础目标、较高目标和发展目标3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个别辅导。

由此以来,即使是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也成为了回龙中学高效课堂最鲜明的“注脚”。

实施分层教学打好了高效课堂的基础,那么如何让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呢?

从学生自身层面动起来,该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中愉快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从教师层面动起来,通过对看、听、想、讲、做、动、静7个学习要素进行不同组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知识。

此外,该校还将“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和MS-EEPO(有效教育)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工作,优化教学环节,彰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高效课堂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绽放着“智”,让课堂成为“减负提质”的源头活水。

如今,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极大地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地提高,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张扬,创造性得以体现。

高效课堂是否高效要用教学质量说话。

2014年第一届毕业班升入重高76人,2015年升入重高人数就达到了达160人。学校课改工作连续被石柱县教委评为课改“先进集体”,更被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邀为加盟学校,同时还也吸引多个学校前来取经交流。

为了让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受益,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会上课、会评课、会说课,常规教研、集体教研更是围绕着高效课堂“转”,培养学生会学习、善学习、乐学习成为了每个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回想起来,很多老师觉得累但也觉得值,就像张维淑所言:“不能因为打造高效课堂累就降低自己的要求,纵深推进课改需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样孩子的未来才能走得更远。”

丈量师资的力度

发展思考:向品牌名校跃升借谁发力?

践行课改打造高效课堂之路不仅仅让学生受益,也令回龙中学的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方式,老教师有了新追求,新教师有了大进步。

在张维淑看来,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底牌。因此,回龙中学不断丈量着师资队伍打造的力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拓展教师视野,教师思想观念得到极大地转变,由注重学生成绩向注重学生能力迁移。注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学校坚持推行“传帮带”,同时向每一次教师培训要质量,并且鼓励教师参与教研,先后承担国家、市级科研课题2个。

向教师借力实现学校既快又好的发展,不仅仅是要帮助教师成长,还需在制度上保障教师的幸福。

该校制定了《回龙中学常规管理制度》《回龙中学年终绩效奖励分配方法》《回龙中学职称量化考核评分细则》等核心制度,保证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能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有序展开,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有了明确的方法和制度,教师一学期下来对自己的绩效奖金和职称考核分了然于胸。这样在一些特别关注的敏感问题上,如考核评定、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绩效分配等方面,就杜绝了“人情分”,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以同样的标准衡量每一位老师的德能勤绩。

为学生服务,也为教师服务;为学生谋成长,也为教师谋未来。

坚守着这样的情怀,回龙中学教师队伍与领导班子一条心做好教育的各项工作,让这所新学校在短短几年间收获了不俗的口碑。

如今,回龙中学的办学经验也被其他兄弟学校及区县加以借鉴推广,还多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已经产生了一定辐射效应。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变得起来越大,很多家长更是主动送孩子来就读,学生人数从最初的500多名发展到近3000名。

学生因就读回龙中学受益,教师因就职回龙中学为荣,掌声、笑声、读书声、歌声充盈着校园,这样的校园颇具生命力,处处彰显着教育之美。

王小寒 图片由石柱县回龙中学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