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准医生”公平和关爱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唐传艳

2025-11-15 20:35

如何化解规培生之痛,是医疗系统面临的一道难题。规培医师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心理压力大,这些痛点需要被更多人看见。近日,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推出全面实施临床轮转学生/学员同岗同酬制度政策,率先“吃螃蟹”三年,已取得很好成效,为破解规培“沉默之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同岗同酬制度在该院实施以来,规培生群体的工作积极性逐渐提升。他们不再因待遇差异而心生委屈,主人翁精神被激发,工作和学习更有劲头。医院数据显示,此制度实施以来,规培生轮转期间的岗位胜任度考核通过率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步上升,医院的人才吸引力明显增强。对于患者而言,更稳定的规培生队伍,意味着更连贯的诊疗服务,临床质量更有保障。

化解规培生之痛,除了同岗同酬,还需全方位公平对待规培生,让他们更有尊严和归属感。过去部分医院对“外来学生”存在隐性歧视,比如规培生与正式医生分区就餐、休假天数不同,职业发展通道模糊等。这种区别对待不仅伤害规培生的尊严,更严重影响其职业认同感。真正的公平,应体现在规培全流程,包括轮转安排、带教质量、科研资源、福利待遇等,规培生均应与正式医生享受同等标准。在发放工会福利等细节方面,也不应该将规培生当作“外来学徒”看待。

有条件的医院应充分认识到规培生对于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提升规培生待遇和培养质量纳入医院的长远发展战略。当然,仅靠医院的力量还不够,其他方面的支持也必不可少。除了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医院实施规培生公平待遇制度之外,高校等相关主体也应加强与医院的合作,共同做好规培生的培养工作。

规培阶段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期,给予规培生等准医生更多关爱,不仅关乎他们的个体成长,更关乎整个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医务人员)

来源: 浙江日报  
编辑: 王瑞琳   审核: 刘咏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