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论坛|一座充满书香的城市值得奔赴
2025-07-24 10:06
还有一天,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就要来了。这是重庆时隔15年,再度承办书博会。届时,四天的展会,将汇聚百万种图书,并有众多知名作家、学者、出版商来到现场,共话阅读、共读好书,与市民共享这场文化的盛宴。
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区,“蚂蚁找书”数字平台……本届书博会,亮点不少,期间还将举办新书发布会、创作者访谈、图书分享会等丰富活动。加上许多区县提前为书博会预热,这不仅让七月的重庆,处处有读书活动、处处闻得到书香,也激发了市民对书博会的期待。
一场书博会,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其实,书博会除了是图书交流交易的平台,更是一扇窗口,不同的人,从中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对图书行业从业者而言,书博会是寻找合作的窗口。书博会的“博”,容纳的要素很多,不仅有具体的图书,更有行业新技术、新动向、新趋势。近几届书博会,除了纸质书,从业者还能看到电子图书、网络出版、数字版权等最新动态。参展商们得以从行业的新要素中,找到更多新机遇、发现更多新风口、谈成更多新合作。
这样的探索,其实早有先例。不论是欧洲的法兰克福书展和莱比锡书展,还是上海书展、江苏书展、北京的图博会,这些紧密围绕图书的展会,常常开拓出图书之外的新合作。从优质版权输出,到交互式阅读方式推广,再到行业人才培养探讨,不同类型的合作项目,依托书博会这个平台,逐步组建成更丰富鲜活的出版生态。
对承办城市而言,书博会是城市营销的窗口。城市营销,有许多种样子,有的突出实力,有的强调特色,有的描绘前景,这些营销的共同目的,是让目标对象快速看到自身优势、认可自身价值。对重庆而言,图书市场的火爆、读书活动的丰富、市民阅读的热情,能让更多人通过书博会,重新发现重庆机遇、重新评估重庆潜力。
过去一提到重庆,人们联想到的都是美景美食、山城风貌,而对重庆的文化底蕴、历史脉络,则了解不多。此次,重庆如果抓住书博会的契机,释放重磅展会的“叠加效应”,就能借助展会将重庆的优质文化,推广到更多地方、更大人群中去。当重庆的文化的魅力缓缓释放、获得认可,未来就可能吸引更多人因文化而爱上重庆、奔赴重庆。
对市民读者而言,书博会是开拓视野的窗口。在获书渠道愈发多元的当下,人们得到一本书,变得无比简单。亲自到书博会现场逛一逛,捧起书翻一翻,和在线浏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除了新书推送、新作发布,海量的图书、丰富的活动,都会让逛展读者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如果市民带着孩子参展,还能提早在孩子心中种下尊重知识、崇尚读书的种子,堪称一举多得。
书博会,是图书的舞台、文化的盛会,更是城市的风景、读书人的节日。读懂了书博会,就能读懂书香何以能致远;办好了书博会,能让更多人与重庆相拥。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