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事件触目惊心,“调查未完”岂能服众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臧博

2025-07-04 14:05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

不少家长在网上曝光,涉事幼儿园就是麦积区的褐石培心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每年收取一万多元的学费,远超当地标准。另有保育费、伙食费等其他费用,各种收费每年将近15000元。这样一个“高端”幼儿园,本该是呵护儿童成长的乐园,竟摇身一变成了两百多个孩子血铅异常的源头,令人咋舌、惹人愤怒。

高端的外表与卑劣的行径,二者对比,更显恶劣。当幼儿体内检测出超量铅元素,当孩子陆续出现腹泻、脱发、流鼻血等症状,园方当初承诺的“安全”、幼儿园创始人李某芳宣称的“承载着梦想投身于幼教工作”的谎言,已在公众的质疑与追问中化为飞灰。

每一次出现与儿童相关的负面新闻,都让人们又愤怒、又唏嘘。愤怒之余,人们也会追问:事情如何处理、孩子如何安抚、相关责任人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些问题,当地通报给出了一些回复,但公众与孩子家长关注的关键事实,却仍存在信息的模糊。尤其“相关调查正在有序进行中”,在舆情如潮、家长泣泪的现实面前,如何能够服众?

退一步说,仅看通报,其中透露出的一些细节,也令人思后脊背发凉。

一来,这样坑害幼儿的恶劣行径,竟然是“接群众反映”后才查获的。这是否说明,如果不是群众主动反映,涉事幼儿园会继续运营下去,继续招生教学,继续坑害幼儿?事情暴露出的当地监管体系和监管部门的问题,必须尽快给出说明,不能大事化小、一笔带过。

二来,该幼儿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9月28日签发,有效期至2027年9月27日。新开的幼儿园、5年的有效期,却长期违规使用添加剂,当地的食品安全部门日常检查、随机抽查、动态监督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这个也需要给出能服众的说明。

涉及公共安全与儿童健康,恶劣至此,刺痛人心。据医学专家所说,血铅异常并非瞬间产生,其具有长期潜伏的特性,这就为下阶段调查提供了方向。调查组需要准确回答公众尤其是孩子家长:涉事幼儿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违规使用添加剂、动机是什么、用了多少、涉及哪些学生,等等。在调查的同时,调查组也要抓紧对全园孩子包括教职工,展开一次全面体检和排查,精确划定血铅异常受害者的规模和范围。

为一己私利坑害孩子,于理难忍,于法难容!从长远看,除了尽快拿出权威结论,更要探索如何将预警与监管前置,如何织密保护孩子的监管网。唯有如此,才能以事促改、以案为例,真正守护法治底线,真正回应公众关切。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王瑞琳   审核: 刘咏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