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铁阻门被拘,安全和规则面前没有例外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罗志华

2025-04-21 18:10

近日,一段“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画面中,一名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站台上和车厢内的工作人员都试图让她返回车厢,两名工作人员合力阻止却未能成功。最终,该女子的同伴赶来上了车。当时,站台发车铃一直在响,女子却丝毫不顾,现场情况非常危险。该女子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已对其处行政拘留处罚。

高铁车门关闭时强行阻拦,不仅可能造成车门机械故障,更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此外,高铁运行依靠精准的调度系统,每班列车发车时间以秒为单位进行计算,一个人拖延可能导致后续列车大面积延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最高可处十日拘留并罚款。该女子的行为突破了规则的底线,最终她被给予行政拘留处罚,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或许有人认为,此事没有造成多大的实质性后果,不如批评教育了事。然而,这类行为若得不到相应惩罚,就会对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构成很大的危害。如果少数人通过撒泼耍赖达成“列车等人”的目的,那么,遵守规则者反而会成为吃亏者,这种逆向激励势必降低公众对规则的敬畏。此外,若有人效仿此类行为,高铁的准点率、公共空间秩序将变得更加无从保障。由此看来,法律对这类行为惩戒的意义,不仅在于惩罚违规的个人,更在于维护共同利益。

此事除了要处理好个案之外,还要反思“高铁霸座”“阻拦车门”“高铁吸烟”等违规行为何以频繁上演。个中原因,除了部分人的规则意识淡薄之外,还暴露出其他一些症结,比如一些人将公共空间视为私域,将个人便利置于公共利益之上。此外,部分违规者还存在侥幸心理和错误想法,认为老实人吃亏,闹一闹反而能够解决问题等。事实上,谁闹谁有理、谁闹谁获益等错误想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高铁上不能允许存在这类错误想法,其他领域同样不能允许。

要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首先就得强化处罚的震慑力,通过宣传典型案例,让民众普遍更加敬畏规则。其次也有必要在车站、车厢等场所加强规则警示,用简明语言告知乘客权利义务。此外,铁路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对强行阻拦列车等行为采取技术性阻断手段,比如强行将其带离等,最大限度减少这类行为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此次事件对于广大民众具有警示意义。每个人出门旅行时都应该谨记,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是社会文明的集中展现场所,个人一旦进入列车等公共空间,理当自觉遵守规则,切莫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个人修养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