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I当倾诉对象,靠谱吗?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吴佳佳

2025-04-15 23:03

职场困扰、升学压力、人际关系……当下,不少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倾向于向交互式人工智能(AI)倾诉。AI因即时响应、无评判态度等特点,成为部分人的“情绪出口”,甚至在不少青少年人群中,AI作为倾诉对象的受欢迎程度已超过家人。把AI当作倾诉对象,靠谱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表示,青少年是数字世界的原住民,对交互式的AI软件接受快,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关,他们的交友需求较为强烈。另外,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以及自信心尚在建立中,与他人社交时容易缺乏自信,有时感到羞怯,担心别人评价自己、不接纳自己。青少年和AI交流时没有这样外在的评价,会更加放松地吐露心里话,这是孩子们喜欢AI的原因。

尽管AI能提供即时情绪安抚,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真实的社会互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需要通过他人的反馈调整行为认知,学习社会规范。”黄薛冰说,真人交流中的评价、表情、肢体语言等,能帮助青少年跳出自我视角,学会共情、理解社交边界。而长期依赖AI,可能导致情感识别与表达能力退化,甚至出现“机器人化”倾向——情感淡漠、社交疏离。

“AI互动可作为心理压力调节的短期辅助手段,但不能取代真实人际关系。”黄薛冰建议,家长和学校应关注青少年的社交需求,通过团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引导其建立健康的社交模式。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