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生病不让请事假?明确事假请销规则不是小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李霞

2025-03-18 20:04

因岳父突发急病需要照护,在陕西某企业工作的周国兴向公司请休事假7天,却被公司以“并非必须由本人处理”为由拒绝。照顾家中生病的老人不属于“必须由本人处理”的事由,那还有哪些事符合要求?休事假的“门槛”,怎么就这么高?

《劳动法》对有关事假的规定弹性较大,批准的决定权在用人单位手中。据工人日报报道,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内部制度严控事假,导致事假的“休”与“批”之间存在诸多矛盾。有的单位审批条件苛刻,既要求“存在正当理由”,又要求事情“必须由本人处理”,最后还要“经由公司审批通过”;有的死板教条,员工必须先等假批下来才能处理个人事务;有的将事假与晋升、奖金等挂钩,个别单位为避免员工请假,甚至规定事假期间扣除3倍工资。

站在单位的角度,严控事假有利于内部管理和控制成本。员工休事假太容易,容易为“无事休事假”留下空子,现实工作中确实也有人无缘无故请假、三天两头泡假,不负责任地把工作推给别人,不仅打乱了单位的工作节奏,也加重了同事的工作负担。用人单位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不能花费用人成本白白“养闲人”,因而必须通过内部制度确保员工请事假“正当且必要”。

站在员工的角度,自证“非请假不可”又不那么简单。有人家里祸不单行,所有家务事都只能“由本人处理”,确实需要较长时间;遇到老人孩子生病等急事,谁还来得及等流程、等审批?依据现行规定,事假一般无薪,若不是真有事,谁愿意“不挣钱光花钱”,再与晋升与奖金挂钩可谓雪上加霜。单位扭扭捏捏批几天事假,觉得自己仁至义尽;员工遇事本就闹心、请个假还要被添堵,何尝不是满肚子委屈。

单位和员工之间,不应只是冷冰冰的雇佣关系。兼顾雇佣双方的利益,需要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劳动法需要完善细节,明确劳动者请事假的具体范围,再由用人单位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后,设置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个性化事假规则。比如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公司,可以将加班时长折算为事假额度;真有急事的,不妨容许员工事后补全请假手续,而不是直接视为旷工;奖金是工资薪酬的一部分,请事假扣奖金的做法并不合法,用人单位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事假制度应维护正常的人伦道德,表达对劳动者的切实关怀。

常言道谁还不碰上点事,又说“法不强人所难”,所以明确事假规则不是小事。与其让用人单位在事假上自设“家法”,不如修订出台“国法”,以同时保障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 北京晚报  
编辑: 刘咏   主编:单士兵      审核: 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