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毕业兼职卖炒饭,一场烟火气的“艺术人生”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周燃

2025-03-05 19:35

“炒饭、炒粉、炒面”“美术高考指导、雕塑设计”,一边是人间烟火、小摊喧腾,一边是教书育人、艺术创作,你能想象到,这些充满反差的文字,竟会出现在同一块招牌上吗?近日,一位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美术老师骑三轮车在街头穿行、颠勺炒饭的视频火了。白天调颜料、晚上调酱料,白天拿画笔、晚上端炒锅的他,赢得了无数人喜爱,也让年轻人们看到了生活更多元的可能。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3年来,他主要在画室教素描、速写和色彩,现在和同学合伙开工作室;有时晚上下课后,会帮爸妈在大学城附近摆摊炒饭。这看似“跨界”的举动,背后蕴含着小刘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多元发展的积极探索,这也是他成为新晋“青年偶像”的“出圈”密码。

去年,小刘的父母从湖南来到杭州,凭借曾经的餐饮经验,在大学城附近摆起夜宵摊。小刘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后,晚上前去帮忙,这不仅是对父母的支持,更是对温暖亲情的传递。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小刘赢得了很多人的了解、认可和喜爱。

部分网友被小刘激励,纷纷表示要像他一样突破自我束缚,拓展人生边界。确实,在传统观念里,专业与职业往往有着较为固定的对应关系,专业所学在为自己插上翅膀的同时,也似乎限定了“空域”、收紧了“航道”。小刘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茧房”并非不可突破,只要迈出那一步、跨过那道坎,很可能就会看到别有洞天的图景。正如有网友所说,当火焰伴随翻炒腾空而起,“人生是旷野”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也有人表示,自己最近正因工作不顺而苦闷,但看了小刘的故事后觉得,面前其实还有很多路可以走。

炒饭“热辣滚烫”,烟火中氤氲着的,也是中国青年积极生活的火热实践。我们看到,小刘和无数的同龄人们,不虚度光阴,而是做“斜杠青年”,创造生活的“增量”;不囿于既定道路,而是“打开思路”,增添成长的“动量”;不畏惧刻板印象,而是敢作敢为,释放青春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社会愈发多元与包容,单一的标准正被个体的努力所打破,只要有一颗突破自我的心,便总有机会虚位以待。

小刘的故事并非个例。电视剧《凡人歌》与电影《逆行人生》等作品,都曾给予过我们相似的启发。在现实生活中,美术生开挖掘机、音乐生卖烤馕、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修铁路等案例比比皆是;前几天,还有同学分享了自己考研失败但写小说火了的经历。看呐,成长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前进方向也没有既定路线,脚下的路总比想象的更宽广。

如今,小刘的炒饭群已经有200多人,其中很多还是他的学生。亲情、事业、副业、爱好……他的一条条“航道”共同延展,又相互赋能,当拼接在一起,连“线”成“面”之时,不就是人生的旷野吗?他说,炒饭和雕塑相似,都是靠双手生活。是啊,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当炒饭的烟火气与雕塑的艺术气交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多元可能,更是一个时代对个性发展的包容与喝彩。

来源: 荔枝锐评微信公号  
编辑: 刘咏   主编:单士兵      审核: 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