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2025:逻辑起点和信心预期
2024-12-14 15:34
12月13日上午,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科学谋划明年经济发展目标,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突出“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要求,用好宏观政策红利释放、改革动能释放两大关键因素,统筹提信心、稳就业、惠民生、防风险等需求,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重庆,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以来,重庆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跑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速度,积累支撑长远发展、整体跃升的加速度。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重庆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942.2亿元,同比增长9.1%;前10个月,重庆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00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88.1%;1—11月园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亩均税收可比增速11.9%、超过目标7.9个百分点……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强调量的增长,注重质的提升,将会是重庆经济2025年的逻辑起点。
稳中求进,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增速为6%,增速在全国省区市排名中并列第二位,明显快于全国4.8%的平均速度。在工业的强力拉动下,2025年重庆经济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无论是经济增速,还是经济绝对增量,都将进一步提升。在此情况下,将使重庆的整体实力增强,从而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将实现量变达到质变的蜕变。
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重庆将建设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鼓励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这种蓬勃发展的创新环境将成为重庆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通过激发创新活力,全市上下将出现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进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科技推动经济的良性互动。
产业升级,传统与新兴产业各美其美。重庆将着重推进智能制造、绿色经济与服务型经济的发展,致力于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产业持续的迭代升级,将增强经济的韧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产业升级,重庆将在各行业内培养出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为经济注入强劲的动力,并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和水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基础设施的高效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重庆将加快城市交通、物流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这不仅关乎城市内部发展,也将提升外部经济交互的便利性。
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将形成更加畅通的交通网络,提高投资吸引力,推动一系列基础性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进程的良性互动。
城乡融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重庆将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此举不仅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增强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
城乡融合发展,将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成果广泛共享,形成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市场基础。
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将是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通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将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大格局。强化对外开放是提升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重庆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对外贸易与投资,通过吸引外资、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增强开放程度将为重庆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并借此推动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与服务。深化改革是提升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重庆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将形成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吸引外资、刺激消费、促进创新等多方面产生显著成效,助力重庆经济整体发展。
重庆经济2025年的逻辑起点,清晰定义了发展方向,为重庆注入活力和信心。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地与深入实施,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而这座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必将呈现出更为独特的活力与潜力。通过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多种措施的综合实施,2025年重庆将向着现代都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系高级经济师、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