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端午旅游热潮涌动

光明日报 杨明月

2024-06-13 09:43

品尝美味的特色农家菜、欣赏怡人的田园风光、参与端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旅游热潮依旧澎湃。各具特色的“民俗小城”受到热捧,广东佛山、湖北宜昌、福建泉州等地文旅预订单量暴涨,00后成为出行主力军,彰显个性、互动感强的年轻态休闲方式备受青睐。火热的景象,折射出欣欣向荣的假期旅游市场,也彰显着我国旅游业在推动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福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近来,假期旅游的持续升温,显示出我国文化消费的强劲势头。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4.19亿,同比增长16.7%;国内旅游收入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翔实的数据,标志着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全面复苏。

近年来,旅游理念与方式的变化正深刻影响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引领旅游消费新趋势,不断催生、激发新的消费模式和产业新业态。首先,个性化的旅行方式增多。不论是特种兵式旅游、观演式旅游、反向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异军突起,还是小众目的地的火爆出圈,都离不开广大年轻人的热情参与和有力推动。主题乐园、动植物园、博物馆等景区景点受到欢迎,自由行、自驾游的游客占比增加,游客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为灵活的出游方式。其次,各地民风民俗得到深度挖掘,旅游市场上刮起一阵“国潮风”。不少游客通过参与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品尝地道美食等方式,深入探寻地域历史文化,丰富旅行体验。广东、湖南、浙江、贵州等地举办的特色龙舟赛事;四川各地围绕“粽香巴蜀 百舟竞渡”主题,因地制宜开展700余场次群众文化活动,龙舟竞渡、美食品鉴、文艺表演、端午文创产品展销等,不仅增添了热烈的节日气氛,也让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为端午旅游热潮添了“一把火”,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假期旅游增添更多精彩。各地旅游景点纷纷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在线购票、智能导览、实时人流监控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有序的旅游服务,大大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效率。同时,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送餐、无人机旅拍、自驾车远程救援等服务,也已广泛渗透到旅游休闲场景,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不仅如此,不少地方还应用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人们提供沉浸式旅行体验。在河北邯郸市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游客们在游览实景的同时,可以对“虚拟空间”进行拍照,与历史人物蔺相如、廉颇来一张“数码合影”;还可以在“成语主题数字街区”深入了解和学习成语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收获满满的文化自信。

未来,要让旅游热度不减,还应立足全局、多措并举,在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擦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招牌,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多元、丰富的旅游体验。暑期旅游季即将来临,我们期待借着这次契机,旅游市场的热潮可以持续涌动,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杨明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