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三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例试管婴儿成功受孕
2025-03-27 23:50
“成功了,我终于也能做妈妈了……”3月24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传来喜讯——经过团队的精心筹备与技术攻坚,该中心首例通过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孕育的试管婴儿确认宫内妊娠6周,胎心搏动正常。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首次实现了重庆市主城以外的地区从无到有的跨越,更是让渝东北及周边区域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生育梦!
八年求子路 一朝梦终圆
“看到胎心搏动的那一刻,我和老公都哭了”,33岁的许女士是巫溪人,此刻她轻轻抚摸着腹部,眼眶泛红。而这样的场景,对以前的许女士来说,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时间回溯到2017年,结婚两年的许女士和丈夫满心欢喜地把生育计划提上日程,他们满怀期待地憧憬着新生命的降临。然而,时光流逝,宝宝却始终没有到来。
2019年,求子心切的两人走进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双方身体并无异常。但此后两年,他们依旧在漫长的等待中煎熬。每次面对家人期待的眼神,或是听到周围亲友讨论孩子,夫妻二人心中都会涌起无尽的郁闷与伤感。
2022年,他们来到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检查后发现,女方存在盆腔输卵管伞端粘连问题,医院当即安排了宫腹腔镜手术。然而,术后自然受孕的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
“术后两人尝试自然受孕,可还是没能如愿”,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余祯秀回忆道,出于对三峡医院及生殖医学团队的信任,许女士夫妇再次来到生殖医学中心。经过全面综合评估和充分沟通,他们决定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试管婴儿技术。
接诊团队为许女士量身定制了个性化促排卵方案。在促排卵、卵泡监测、胚胎培养等关键环节中,采用了卵泡期长方案及AI辅助胚胎筛选系统。
今年2月22日,许女士顺利完成取卵手术。3天后,两枚胚胎被精准移植入子宫。14天的等待后,妊娠成功。“为了让胚胎更好着床,我们采取了辅助孵化技术,就像母鸡孵化小鸡一样,把蛋壳打薄,帮助新生命顺利迈出第一步”,余祯秀主任解释。
形成完整的不孕不育诊疗链条
许女士的成功案例背后,是三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团队历时4年的技术攻坚。
2021年4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
2022年3月,获得夫精人工授精(AIH)试运行资质;
2023年3月,首例夫精人工授精宝宝诞生;
2023年6月,获得夫精人工授精(AIH)正式运行资质;
2025年1月,获得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试运行资质;
2025年3月,首例通过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孕育的试管婴儿确认宫内妊娠6周。
4年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实现了“一年一跨越”的进阶式发展。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如今,中心常年开设不孕不育门诊、备孕及复发性流产门诊、试管婴儿咨询、生育力评估门诊、男科门诊及性与生殖健康咨询门诊,形成了完整的不孕不育诊疗链条。不仅覆盖了夫精人工授精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冷冻复苏、配子冷冻复苏等多项辅助生殖技术,还开展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泡监测、诱发排卵及门诊促排等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治,致力于为渝东北及周边区域患者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生殖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不孕不育家庭感受到更多温暖和关爱,中心针对建档夫妻一对一组建沟通交流群,由胚胎师、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组成专业团队,为夫妻双方提供线上咨询、孕期管理等贴心服务,让每一个家庭在求子路上不再孤单。
文/李成敏 图片由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提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