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家庭教育、养老服务、网络空间安全……重庆高校本科专业上新,“新”在何处?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志峰 刘一叶 尹诗语 实习生 张仆于

2025-10-27 16:22

10月27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我市高校新增本科专业点34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9个。从学科门类看,理工类所涉专业点新增14个,数量最多,占比41.18%。

“新增设专业充分体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服务健康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方面,重庆医科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等,分别增设了健康与医疗保障、跨境电子商务、国际新闻与传播等专业;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急需和新兴领域,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分别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在服务支撑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重庆科技大学、重庆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分别增设智能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数字经济、乡村治理、智慧水利等专业。

▲图源:重庆教育

进入10月下旬,大一新生正式行课已接近一个月。高校为什么开设这些新专业?专业课程是怎么上的?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近相关高校一探究竟。

西部首个家庭教育本科专业:

课程涵盖育儿、婚恋、养老,培养专业人才指导家长科学带娃

10月12日上午10点10分,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南山校区3403教室里,家庭教育专业的首批45名新生正认真听课。当天的课程是《爱情、婚姻与家庭》,授课教师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家庭教育学院(重庆市家庭教育学院)院长杨宇孛教授。

“爱是需要学习的,爱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杨宇孛告诉学生们,“之前我们做婚姻调解时有个案例:有位丈夫常年在外出差,他每次出差回家都会给妻子购买丝巾,这是他爱的表达方式。但他妻子后来跟他离婚时,把他送的丝巾一股脑儿全扔了,说:‘你没发现我从来不戴丝巾吗?!’所以,如果我们表达爱和接受爱不在一个频道,爱就很难顺畅传递。”

这个“如何表达爱”的案例让学生们产生了共鸣。接下来,杨宇孛还把家庭中涉及的育儿、婚恋、养老等问题一一列出,还抛出几个话题——“你们想谈恋爱吗?什么时候打算结婚?以后有没有考虑过生孩子?”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加入讨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家庭教育本科生开展实践活动。学校供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晏表示,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行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方式,对子女进行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还涵盖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创设、家庭文化建设等方面。

“我们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就是为了培养从事家庭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参与、指导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儿。”黄晏介绍说,2024年5月12日,重庆市家庭教育学院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揭牌成立,成为全市首个家庭教育学院,并在今年增设家庭教育本科专业,这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一个设立该本科专业的高校。

在大学四年期间,该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包括《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估》《爱情、婚姻与家庭》《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老人与家庭》《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教学则由校内跨学科复合型师资组成,覆盖了学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

“除了校内的师资,我们还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包括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资深咨询师、妇联家庭教育工作负责人、三甲医院儿童保健专家、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负责人等,实现“学界+业界”协同育人。”黄晏称,在校期间,学生可直接参与实习实践和合作项目,在基础教育机构、社区、家庭等场域协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积累一线经验。

全国首批养老服务公费生

20多门课覆盖医学基础、智慧养老和实训,需参加跟岗锻炼、顶岗实习

脚踝上绑着2斤重的沙袋,头上戴着耳罩……不过20米的距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公费培养生(以下简称“养老服务公费生”)周星雨却走了近1分钟,停下时额头已沁出细汗。这是10月15日,她在该校荣昌校区实训中心上的一堂“老年生活体验课”。

课堂上,周星雨还和其他同学体验了佩戴老花镜等,他们发现连“好好走路”对老人来说都不容易。“这堂 ‘老年生活体验课’让我们感慨万分。”周星雨说。

▲10月15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实训中心内,学生们正在体验老人出行的方式。 记者 尹诗语 摄

该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雷雨称,数据显示,重庆60岁以上老人达801万,约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1/4。养老服务人才需求量极大,但专业技能的人才缺口却高达1.5万个,且结构性问题突出。

雷雨介绍,我市现有养老服务岗位多集中于护理员、助浴员等基础工种,而养老顾问、智慧产品设计师等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养老人才更是稀缺。于是,今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设立相关专业,共招收首批100名养老服务公费生。这也是全国首个养老服务类专业公费生培养试点项目。

“这次的100名养老服务公费生是专门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大型养老服务机构,定向培养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该校智慧康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用“定向培养+政策托底”的模式,即学生被录取时即与学校、市民政局签定向协议,毕业后需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至少3年,在校学习期间养老服务公费生将免缴学费和住宿费,也可享受各类奖助学金。

“别以为养老专业就是给老人端茶送水端尿壶。”该负责人称,3年学习期间,“养老服务公费生”要学习20多门课程,其中既有生理学、病理学、临床营养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又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应用、智能环境适老化设计等前沿课程,还有聚焦老年心理关怀、临终关怀指导等方面的实训类课程。授课的教师既有来自校内专业教师,也有养老机构资深行业导师,课学时占专业课程总学时的20%以上。

▲10月15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实训中心内,学生们正在假人身上练习急救技能。 记者 尹诗语 摄

此外,学生们还要经历认知实习、跟岗锻炼、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并进入试点实习基地参与实际照护与岗位适配,每个阶段都需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考核。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重视实战培养攻防能力,学生需参加新兴领域安全实训

“有哪些同学还记得‘熊猫烧香’的?它是2006年底,一款肆虐网络的电脑病毒。”10月21日上午,在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网络空间安全导论》课程上,主讲教师罗颂讲述了近年来网络数据泄露、网络诈骗、关键基础设施瘫痪等著名案例。罗颂解释,“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通信、法律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肩负着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任。”

“但我们可不是‘黑客’哟。”罗颂笑着对学生们说。

据了解,今年,重庆理工大学新开设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迎来首批新生70人。

“和很多专业不一样的是,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仅从课堂上学,更要从实践中学。”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专业设置了大量的实操课程,以项目制、实际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逐渐“上手”专业的实操课程,包括核心攻防能力培养和新兴领域安全实训。

“学生需要参加网络攻防、漏洞挖掘、渗透测试等技能训练,同时结合学校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学生还需参加车联网、工业控制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安全技能实训。”该负责人称,该专业授课老师不仅具有网络安全相关学科背景,其中不少人还具有国家级网络安全运维项目的经验。此外,学校还邀请了一些国内著名安全专家、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老师,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此外,学院还打造了诸多校内实训平台,包含有CTF(夺旗赛)竞赛训练平台、网络安全教学实训平台、企业网络安全靶场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李珩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