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调查|“体育外卖”上门:如何平衡便利与安全?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周芳

2025-09-25 17:22

只需轻点屏幕,定下时间和地点,体育教练就能带着器械上门,在小区球场、附近公园给孩子开展个性化训练。这种被网友称为“体育外卖”的新型体育活动服务模式正悄然兴起。

“体育外卖”究竟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教练带着器械上门,小区里就能上体育课

9月24日下午5点20分,重庆图书馆附近某小区篮球场上,22岁的曹华(化名)提前抵达,依次将跨栏架、瑜伽垫、敏捷梯、标志盘等运动器械摆好,等着学生的到来。

5点25分,背着书包的五年级学生晨晨准时出现;5点30分,一对一体能训练课正式开启。“先做热身,避免拉伤。”曹华带着晨晨完成拉伸、高抬腿、开合跳等热身动作后,又指导晨晨用敏捷梯做基础训练。

▲曹教练带着孩子在小区里进行体育训练。受访者供图

“今天学跨栏架训练。”曹华说着,自己先做了一遍示范,并提醒晨晨注意动作细节。晨晨第一次尝试时动作有些僵硬,曹华立刻指出问题:“起跨的时候身体适当前倾。”说着又放慢速度重新示范。晨晨第三次练习时终于掌握要领,速度明显提了上来。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曹华每教一个新动作都遵循“先示范、再陪练”的模式。“孩子单独训练容易觉得枯燥,我跟着一起做,他会觉得是同伴互动,更有动力。”曹华一边说一边在晨晨旁边做同步动作。

一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曹华带着晨晨做完放松训练,看着晨晨背着书包回家后,迅速收起器械赶往下一个教学点。

据了解,曹华毕业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大学期间就考了足球、篮球、羽毛球的教练证和裁判证,现在是全职“体育外卖”教练,主要教跳绳、足球和体能训练。

“大三时我发现,不少家长在小区带孩子运动,要么教的动作不专业,要么没耐心,孩子练几分钟就蹲在地上不想动,有的孩子甚至表现出很反感。”曹华说,当时他就想,如果有专人指导,孩子们说不定就会对体育项目感兴趣了。随后,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进入小区教孩子进行体育训练,觉得这很适合自己,“目前已经做了3年,团队有3名教练。”

曹华介绍,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到周五下午5点半到晚上8点之间;周末从早上8点排到晚上8点,最多时一天要上10节课。而暑假则会更忙,基本全天都排满了课,学员大多是5—12岁的学生。他的课程收费150-200元/节,一节课时长1-1.5小时。

记者在多个平台查询发现,在重庆中心城区提供“体育外卖”服务的教练不在少数。某视频社交平台上,多位博主表示可以提供“体育外卖”服务,课程提前预约;某二手平台上甚至能直接拍下课程,费用从60元到300元不等。

▲社交平台上,关于“体育外卖”的帖子不少。网站截图

记者以家长身份进行了咨询了解。其中一位教练介绍,其团队里有国家级运动员、体育硕士,现有30—40名学员;另一位篮球教练自称是一级运动员、篮球C级教练,目前有10多名孩子跟着他上课。

一名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练称,自己专门教跳绳和体能训练,他会主动给家长发自己的简历和教练员证书照片,一般孩子学三四节课就能把跳绳的动作纠正过来。

有家长说“省时省力省心”,也有家长心存顾虑

类似的“体育外卖”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

“以前送孩子去体育机构培训,来回路上要花1小时,太麻烦了。”晨晨妈妈介绍,刷到“体育外卖”教练的视频后,发现费用和机构相差不大,但能省不少时间,就想着试一下,没想到效果还挺好。“我们训练就是为了锻炼身体,不需要太专业的设备,现在固定每周三下午5点半上课。她称,“教练一对一教学,孩子动作有问题马上就改,还会在微信群发上课视频,挺放心的。”

家住大学城的王女士也觉得“体育外卖”解决了她的大麻烦。她的女儿今年上二年级,之前跳绳总断,一分钟跳不到100个。通过朋友推荐,她找到了“体育外卖”,在小区篮球场学了三四节课后,现在一分钟能跳150多个,“100元一节课,不用接送,省时省力,再也不用催着孩子跳绳了。”

不过,也有家长对“体育外卖”心存顾虑。家住两江新区汽博中心附近的张女士通过朋友推荐给女儿找了一位上门授课的羽毛球教练。“一节课少则三个孩子,多则五六个孩子,一个教练根本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孩子。”张女士称,她发现有时孩子上课在一旁坐着耍很久,时间到就下课,没人管孩子一节课学了多少,“所以每次上课我都要跟着去,可这样的话,我的时间成本又增加了。”

更多家长的顾虑集中在教练资质和训练安全上。“教练说有证书,可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清楚他有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一位家长坦言,市面上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普通人很难判断其专业性;还有家长担心,教练带的器材质量是否合格、选择的场地是否安全、有没有规范合同等,“这些细节不把关,万一孩子运动受伤怎么办,找谁负责?”

专家:便捷之外,安全和规范也得跟上

重庆理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陈马强表示,“体育外卖”这类“微小的服务节点”,精准对接了家长“就近带娃运动”的需求与教练的技能供给,既为家长提供切实便利,又能让教练针对孩子的运动短板给出专属建议,有助于提升锻炼效果。

在肯定其优势的同时,陈马强也指出了“体育外卖”存在的隐患,“资质不明确、安全保障不到位是一大问题。”他建议,服务方或平台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严格审查教练资质;规范服务流程和合同以明确各方权责;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关注,出台配套监管措施。“此外,家长选择时务必查看教练资格证、提前检查器材与场地安全、授课时多陪同并观察教练的专业性等。”

他还表示,“体育外卖”难以替代专业体育机构的系统训练。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实际需求理性选择,若孩子仅需日常锻炼或兴趣培养,“体育外卖”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希望孩子接受系统、专业的体育训练,提升竞技水平,还是应优先考虑正规专业机构,避免盲目跟风。

重庆一位从事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表示,体育外卖与上门喂宠、上门做菜、上门收纳等新职业一样,能为体育教育服务提供“上门化”“个性化”的延伸路径。但她也指出,只有当教练资质更规范、服务过程更透明、各方权益更有保障时,这类“小而美”的服务才能真正从“小众服务”变成“大众选择”。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李珩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