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跨越80年的思政课 高校师生在“大国担当”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5-09-18 20:33
80年前,是谁以热血守护山河不屈?是谁在危难时刻挺起民族的脊梁?9月18日,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共同收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大学篇“大国担当”。
“大国担当”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系统讲述了中国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课堂不仅重现百团大战、七七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更从国际秩序重建、殖民体系瓦解、人类和平共同体构建等多维度,阐释中国从抗战中走来的大国担当与时代使命,为师生们上了生动一课。
“屏幕中,烽火连天的岁月与如今繁荣稳定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以及奋发图强的意义。”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党员任超在课后感慨地说,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以历史照亮现实,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感。
学生党员徐江雪说:“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为抗战付出巨大牺牲。作为重大人,我们更应把专业学习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把先辈的精神转化为科研报国、实干兴邦的日常行动。”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洁表示:“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这是一个刻印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不容忘却的日子。”
陈洁介绍,近年来,学院坚持以“材料强国”党建工程为引领,持续深化“思政+实践”融合育人模式探索,通过组织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成立“1935”宣讲团讲述抗战故事、开展口述历史项目挖掘院史中的思政元素等多元形式,推动抗战精神真正融入课堂、深入人心、践行于实际。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员黄思表示,学院师生党员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师生党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新时代中勇担使命。
据悉,本次全国思政大课分为小学“众志成城”、初中“中流砥柱”、高中“精神丰碑”、大学“大国担当”四个篇章,按学段前三个篇章已经于9月15日—17日播出。
(学校供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