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秋季开学校园防控有新要求:除积水、灭成蚊……这8项措施要落实→
2025-08-21 21:36
8月21日,重庆市教委发布学校登革热等重点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要求各学校在开学前集中开展一次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据悉,根据校历安排,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学期将于9月1日正式开学行课。
清单共包括勤科普、除积水、清垃圾、灭成蚊、防叮咬、严监测、制预案、储物资八个方面。
其中,在勤科普方面,清单提出组织开展一轮针对重点人员的《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专项培训,确保大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分管副校(园)长、卫生副校(园)长等“关键少数”对重点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应知尽知、应会尽会;通过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和载体推动相关科普知识。
在除积水方面,全面清理校园各类积水容器、植物容器、石穴、特殊容器积水,彻底清理蚊虫孳生场所;对于难以清除的孳生地,或室内水培植物水体、室外景观水体等,可使用缓释灭幼剂投放或喷洒;对确需盛水的容器,要5—7天换水1次。需要提醒的是,开学前,在属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集中开展一次布雷图指数法监测,确保布雷图指数(BI,衡量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小于5等。
在清垃圾方面,开学前集中开展一次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彻底清除校园各类卫生死角;每天对教室、食堂、绿化带、排水渠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扫,校园垃圾日产日清。
在灭成蚊方面,开学前在属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集中开展一次灭蚊行动。
在防叮咬方面,寄宿制学校宿舍应安装纱门、纱窗;必要时可在教室、办公室、阅览室、食堂、实验室等场所使用电热蚊香液等方式驱蚊等。
在严监测方面,秋季开学、国庆假期结束后,加强近14天内有市内外风险区旅居史师生的健康提醒、筛查登记,引导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主动报告;对有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状的师生,引导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规范治疗,主动告知医务人员2周内的旅居史,诊治情况同步报告学校;引导师生原则上不带病上班、上课;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在制预案方面,要制定并完善重点蚊媒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以学校书记、校(园)长为组长的重点蚊媒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小组,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疫情信息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瞒报。
在储物资方面,学校医院(医务室)配备体温计、外科口罩等医疗物资;后勤部门配备驱避剂(含避蚊胺成分)、拟除虫菊酯类、消杀器械等防蚊灭蚊药械。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