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仔看世运|跑酷:将障碍转化为阶梯的“移动艺术”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志峰 齐岚森

2025-08-12 18:55

2014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电影《暴力街区》,主角在逃跑时大量运用跑酷技巧,动作场面惊险刺激,让人过目难忘。作为成都世运会中最有特点、最有观赏性的项目之一,8月12日,跑酷项目系列资格赛/预赛在成都兴隆湖湖滨赛场开启。

▲8月12日,2025年成都世运会跑酷比赛男子自由式和女子竞速在兴隆湖湖滨赛场开赛。男子自由式选手在比赛中。记者 齐岚森 摄

当天的成都,艳阳高照,但前来观看比赛的市民依然坐满了四边的看台,其中以年轻人居多,还有不少中小学生的身影。

跑酷,这一充满活力的极限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最初,它只是都市中年轻人们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通过翻墙、跳跃等动作来展现自己的身手与创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跑酷逐渐发展成一项专业的体育竞技项目,其动作难度和技巧性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投身于这项运动的训练与比赛中。如今,跑酷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运动,爱好者们评价:这是一项将障碍转化为阶梯的“移动艺术”。

据悉,跑酷于2006年进入中国,并于2022年首次亮相世界运动会。本次成都世运会跑酷项目设竞速和自由式2个小项,赛程为2天,共有24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商春松代表中国队参加跑酷女子项目比赛,富思达参加男子项目比赛。

▲8月12日,2025年成都世运会跑酷比赛男子自由式和女子竞速在兴隆湖湖滨赛场开赛。富思达在比赛中。记者 齐岚森 摄

值得一提的是,商春松是跨界参加该项赛事。今年29岁的她曾担任国家体操队队长,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体操女团季军。退役后她转向练习跑酷,凭借20多年的体操基础,在跑酷上创造出无限可能。在2024年跑酷世界杯(蒙彼利埃站)上,她就获得女子自由式金牌,这也是中国跑酷队在世界杯赛事中首次获得金牌,意义非凡。

记者在现场看到,竞速比赛形式为计时跑,由2名运动员在两条平行且布置相同的赛道上同时进行。从运动员出发到抵达终点期间连续计时,用时短者获胜;自由式比赛要求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障碍物来展示技巧、风格和创造力。比赛最佳完成时间为45秒,若比赛时间超过45秒,超时完成的难度动作将不再记分。

▲8月12日,2025年成都世运会跑酷比赛男子自由式和女子竞速在兴隆湖湖滨赛场开赛。女子竞速赛选手在比赛中。记者 齐岚森 摄

“跑酷运动并非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危险极限运动,而是一项强调安全与控制的运动,它用‘移动的艺术’展现创造力与自由精神的融合。”场边,一位技术官员向记者介绍,跑酷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运动,其核心理念在于教会人们如何在面对紧急突发状况时,运用有效的跑酷动作进行风险规避。例如,身处高层建筑遭遇火灾或地震时,若时间不足以撤离至地面,可迅速转移至天台。若此时相邻建筑间距允许,即可运用跑酷技巧,紧急跨越至对面建筑,从而脱离险境。

在他看来,跑酷还可以作为其他专项运动的底层基础。“比如滑雪运动员会有许多空翻技巧动作,而跑酷的训练同样会有空翻动作的练习,所以跑酷能够培养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身体耐力,以此支持空翻等各类动作。”

记者了解到,2025年,教育部将跑酷正式纳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的“新兴运动技能”考核项目,这一举措已在浙江和江苏等地率先试点,跑酷运动的安全性和价值正逐渐得到认可。而据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统计,全国共有150余家有组织的跑酷俱乐部,从事这项运动的民间运动员已达到10万余人。

同时,这项运动也正成为文商旅体结合的新范式。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中外跑酷达人从陡峭的999级“天梯”疾纵而下,在高手过招之间,天门山的险峻和壮丽给更多游客带来新的到访体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李珩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