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 全国土木工程材料教师在渝比拼“深入浅出”教学法
2025-07-18 19:41
7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暨第十届全国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77所高校的140余名师生,围绕如何提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交流。
教师讲课比赛环节,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参赛教师围绕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多个关键章节展开角逐。他们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给现场学生与评委。有的教师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如大型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讲解材料性能与选择要点;有的则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演示材料微观结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比赛过程中,教师们还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除了和易性、强度、变形……还有什么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来自新疆农业大学的教师姜春萌在讲课中抛出一个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在大桥、水利大坝、轨道交通、住房建筑等场景运用,他进一步阐释抗侵蚀性、抗渗性、抗冻性、碳化、碱骨料反应、抗冲磨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研究生论坛中,研究生们采用自命题形式,基于各自的研究课题或工程实践案例进行成果展示。从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到既有建筑材料的性能优化,再到材料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内容涵盖多个前沿领域。在展示过程中,研究生们不仅阐述研究成果,还深入分析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充分展现了思考问题、辨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环节,台下师生积极提问,围绕研究细节、创新点、应用前景等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维碰撞不断。
与会嘉宾纷纷认为,作为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重要盛会,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形式,不仅促进了高校间的教学科研交流,更推动了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的跨界融合,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敢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供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