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46个近5000万元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张亦筑

2025-07-10 21:13

7月10日,记者从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主办的智慧医疗装备产业专场投融资对接活动上获悉,截至目前,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种子基金”)已投资项目46个,投资金额达4785万元。

据了解,为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在渝商业化、产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10月,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委金融办联合出台了《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根据《办法》,种子基金定位于政府类、公共性专项资金,按照“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的原则运行,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包括科技成果验证和中试验证。

具体而言,种子基金的投资对象包括科创属性较为突出的初创科技企业和科创团队,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金额200万元。

“种子基金主要有4个特点。”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突出新质领域成果转化项目。目前,种子基金投资的项目高度契合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其中生命健康领域有18个,占比39%;数智科技12个,占比26%;先进制造领域12个,占比26%;新材料和绿色低碳领域4个,占比9%。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项目。自去年以来,种子基金围绕我市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等创新“策源地”进行项目挖掘。从目前投资的项目来看,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推荐项目有18个,占比39%,孵化平台推荐项目有11个,占比24%;高校推荐项目7个,占比15%。这些项目中,由两江协同创新区孵化的项目有17个,占比37%;由全市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培育的项目13个,占比28%。

三是突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团队。在种子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中,有32个项目的核心团队拥有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直接由高校教授团队牵头的成果转化项目有24个,海归人才回国创业项目有6个,曾获评创业大赛优秀项目有7个,拥有连续创业背景的团队孵化项目有17个。

四是突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目前,种子基金支持的企业,成立时间均不超过3年,平均成立时间不到1年半,此外还有6个项目为科创团队项目。已投资的46个项目大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累计拥有知识产权414个,其中9个项目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个项目曾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种子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定位,以及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在渝商业化、产业化的导向。”上述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种子基金将进一步围绕我市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等创新“策源地”进行项目挖掘,加强与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等平台的联动,及时跟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拓宽种子基金的项目来源,不断丰富储备项目库。探索与重点区域、重点平台、重点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协同、发掘、跟投、联投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加大投资力度,让更多早期优质项目得到科技金融赋能。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李周芳   审核: 汤寒锋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