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避暑群众就医需求 重庆启动“潮汐式”医疗援助 今年新增住院病区
2025-07-03 17:16
7月3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本月起,2025年度避暑景区暑期“潮汐式”医疗援助已启动,我市再次从重医附一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选派多名医生援助黄水、仙女山、四面山、南天湖、横山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满足避暑群众就医需求。
据了解,每逢夏季,石柱黄水、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等景区就会迎来大批避暑人群,其中,“一老一小”居多。以距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城60公里的黄水镇卫生院为例,该机构所在辖区常住人口不足1万人,但每年暑期,人口就会增至30万左右,而该卫生院只有50余名医护人员,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我们就借鉴‘潮汐’周期性变化原理,在全国率先创新提出了‘潮汐式’医疗援助机制。”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潮汐式”医疗援助机制,即根据景区人流量的变化,精准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在寒暑假期等景区人流量大的时期,向景区医疗卫生机构增派医疗卫生资源,在人流量小时撤回。
今年是“潮汐式”医疗援助的第5年,从7月1日起,我市再次从重医附一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选派医生援助黄水、仙女山、四面山、南天湖、横山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为期2个月。
当天早上不到8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黄水院区门诊大厅,已有数十名患者。 “听说有重医的专家坐诊,所以一早就来了。”72岁的陈大爷说,每年他都要来黄水避暑,子女们最担心的就是就医问题,如今有大医院专家坐诊,放心多了。
“今年,我们联合了重医附一院、附二院、附属儿童医院等12所重医系统医院,为避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院长刘北忠介绍,科室涉及康复医学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10余个临床科室。此外,新增住院病区,以更好地满足避暑人群季节性就医需求。
(受访单位供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