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量、二三级手术占比显著提升!重庆“组团式”医疗援藏3年,交出成绩单→
2025-07-02 18:24
7月2日,记者了解到,重庆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即将完成为期3年的援藏任务。3年期间,昌都市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从10.74万人次增长至16.7万人次,增幅达55.49%。
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清除血肿……前不久,昌都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重庆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医师熊伟茗正主刀进行手术。他要与死神抢时间,把59岁的亚嘎——一名额叶脑肿瘤伴瘤卒中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他突然就恶心呕吐,不省人事,我们都很担心他。”手术室外,亚嘎的亲戚担心不已。
5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肿瘤及血肿被彻底清除,亚嘎得救了。
之前,这样的患者只能转去拉萨或重庆,如今“大病不出藏”的变化正是得益于重庆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不懈努力。在昌都,当地群众亲热地称援藏医疗队员为重庆好“门巴”(藏语医生的意思)。
重庆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重医附一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朱宇熹表示,近年来,昌都市人民医院医疗水平显著提升,相关技术均能在医院开展。目前,医院已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自治区级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级质控中心9个,建成了藏东首个现代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工作,医疗援藏“981”工程(“九大专科医疗中心”“八大专项医疗技术”“一个临床技术培训中心”)基本完成。
▲藏东地区首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成投用
▲西藏自治区首例5G远程国产机器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同时,昌都市人民医院还顺利完成三甲医院复审,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自治区首个“药理重点实验室”,在重庆市卫健委和重医附一院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医检互认。芒康县、类乌齐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察雅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乙医院。
据重庆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昌都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任锦介绍,过去三年,昌都市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从10.74万人次增长至16.7万人次,增幅55.49%。察雅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从1.53万人次增长至2.93万人次,增幅91.5%。芒康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从4.27万人次增长至5.49万人次,增长28.5%,二三级手术占比从1.2%提升至43.5%。类乌齐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从1.78万人次增长到2.52万人次,增长41.5%,二三级手术占比从21.4%提升至91%,受援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医疗援藏不是简单的帮扶,而是一场生命的接力。”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深化“组团式”援藏模式,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高原延伸,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雪域高原绽放得更加绚烂。
(受访者供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