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的荣昌卤鹅,卤香四溢中还有知识产权“味道”!
2025-05-08 22:30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荣昌成为吃货们的热门打卡地。来自海内外的游客都排起长队,只为品尝那一口香飘四溢的卤鹅肉。也许你想不到,荣昌卤鹅除了有卤香,还有知识产权“味道”!
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早在2012年,“荣昌白鹅”就已在第29类“白鹅(鹅肉)”商品上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此,这份传统味道便有了法律的“硬核”守护。
所谓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与普通的商标不同,地理标志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商标保护时,仅能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且需满足《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定注册后,符合法定条件的生产经营者均有权申请使用。
另外,与此相关的,还有地理标志产品,即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产品。这既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也包括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者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据介绍,重庆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拥有奉节脐橙、涪陵榨菜、江津花椒、巫溪老鹰茶、巫山脆李等地理标志商标及地理标志产品。今年4月,“江津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还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典型案例,让“重庆味道”飘香全国的背后,有法治力量护航。
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律可以为地理标志保护筑牢双重屏障,一是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打造共享式品牌效应及质量保障体系;二是申请认定地理标志产品,构建全链条产地保护机制。而且,这两种路径可以并存,比如“奉节脐橙”就采用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双重保护模式,既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
需提醒的是,如果未经许可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可能会承担民事、行政等多重法律责任,具体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若行为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还将面临相应的民事诉讼和行政处罚。此外,对于假冒、伪造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行为,相关部门也将依法查处。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