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棒上有甜也有糯!这些重庆小学生种下的玉米,你想尝尝吗?
2025-03-18 19:03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磨成面香喷喷,你们知道是什么农作物吗?”“玉米!”3月18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特种玉米捐赠仪式在南岸区川益小学举行,捐赠的西大甜糯113号玉米种子将种在学校的实验地里。
▲3月18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特种玉米捐赠仪式在南岸区川益小学举行,捐赠的西大甜糯113号玉米种子将种于学校的实验地里。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3月18日,南岸区川益小学实验地,专家正指导同学们种植玉米。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这个玉米的种子是黄色的,长出来的玉米棒是黑紫色的”“玉米成熟后,我们可以在一个玉米棒上吃到甜玉米和糯玉米”……捐赠仪式上,科学教师李艳红向全体师生介绍了西大甜糯113号玉米种子的独特性质。听到这些有趣的特性,台下的孩子们纷纷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充满好奇与期待。
“通过这些特殊的玉米种子,激发孩子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周练说。
川益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董宏燕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些特种玉米种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与植物生长”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3月18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特种玉米捐赠仪式在南岸区川益小学举行,同学们正用舞蹈欢迎玉米种子。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西南大学的专家们还来到川益小学的农耕基地,指导五年级三班的孩子种植玉米。“一个坑里放四五颗种子就可以了,种子不要放得太分散,否则施肥时部分种子可能吸收不到养分。”专家们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种植要点。在基地里,孩子们还向专家们展示了他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有蚕豆、芹菜、生菜、油菜花等,并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收获。
▲3月18日,南岸区川益小学实验地,专家正指导同学们种植玉米。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据悉,此次活动是川益小学水资源“科学教育+”整体育人理念的一次实践。未来,学校将以本次合作为起点,与西南大学构建长效科教协同机制。双方还计划共建“校园智慧农场”实践基地,开发《“玉”见美好——一粒种子的旅程》校本课程,并开展《小水滴与紫黑玉米种子》主题研究。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