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上线10个数字应用、为11万初二女生接种HPV疫苗……2025年重庆卫生健康重点任务来了→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珩

2025-02-11 18:13

2月11日,记者从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将推进8项重点任务,其中,今年将加快肿瘤智控等10个数字应用建设上线,让卫生健康变得更“智慧”,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会议现场。记者 李珩 摄

支持社区嵌入式办托,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据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维斌介绍,到2030年,我市将建成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西部医学中心。推动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和区域辐射力位居西部前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科技支撑效应更加突显,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数字健康整体智治水平更加高效,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我们将推进8项重点任务。”张维斌表示,这8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公共卫生综合防治引领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核心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行区、卫生健康数智治理样板区、医学人才科技创新集聚区、卫生资源战略储备承载区和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

其中,在加快打造公共卫生综合防治引领区方面,今年将开展普惠托育“扩容”等4项行动,支持社区嵌入式办托,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加大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肥胖防治等方面支持力度,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率力争较2024年降低0.5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肥胖率不超过2.48%、1.31%。推进老年医院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达85%以上,加快构建市-区县-社区(乡镇)三级安宁疗护服务网络,安宁疗护床位增至600张以上。

16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医疗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我市提出加快打造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核心区。比如,我市将积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实施“名院、名科”打造计划,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为提升区县域医疗服务水平,今年重庆将深入推进“千县工程”,使16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创建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9个、社区医院20个,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0%以上,乙级及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0%以上,推进儿科、中医、口腔、老年、慢性病、急诊急救、药学等服务广泛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服务。

在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方面,今年将建设中医特色诊疗中心10个,打造专病示范门诊50个。实施县域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遴选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2—3家。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打造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不少于1000个。

为11万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

如何打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行区?张维斌称,我市将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打造整合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持续开展惠民暖心服务,探索首创性、差别化、可推广、有重庆辨识度的改革经验。

比如,今年将加快推进“三医”数字化协同,构建全流程智慧健康便民服务、全视角智慧医保多维治理、全链条药品追溯监管、全环节医疗服务行为智慧监管等4大应用场景。

在探索构建整合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方面,鼓励区县组建医共体管理中心;健全人才技术下沉到基层的激励机制,“市聘县用、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分别下派不少于200人、800人、800人;加快建设全市统筹的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医护调度、疫情处置、急救调度、健康管理、药事服务“七大智慧平台”。

此外,今年还将开展6项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免费为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失能评估、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健康服务;为70万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开展“渝城助医”行动,对全市50家大型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治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道路堵”等问题;增加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合格公众1万人;为11万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每个区县至少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开展节假日、周末门诊延时服务。

10个数字应用将上线,群众就医更智慧更便捷

据了解,我市正在推进数字健康建设,截至去年底,7个数字应用已上线推广使用,其中,“医检互认”应用累计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近2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域联通应用。“健康一生”应用建立全市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835万份、建档率88.34%,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授权调阅、居民自主查询。“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应用迭代至10事联办,办理时长从80天压减至5天。“智慧急救”应用建成全国最大的省域一体化急救网络,“120”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率、救护车3分钟出车率均排名西部第1。“云医”应用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完成常见病复诊全流程服务,全年服务群众82.52万人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一件事”“托育”一件事、诊所联办“一件事”、肿瘤智控等应用正有序推进。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加快打造卫生健康数智治理样板区,打造西部领先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高地。为此,今年我市将推进数字健康基本能力建设,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实现云上运行业务系统,建设数字医院10家。

在上述7个应用的基础上,将加快肿瘤智控、好孕育、家医有约、中医用药、献血、托育在线、老年健康管理、诊所综合监管、健康科普、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10个应用建设上线,让卫生健康变得更“智慧”。

除此之外,我市还将加快打造卫生健康人才科技创新集聚区和卫生资源战略储备承载区,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新闻多一点:

数读·我市2024年健康卫生工作
  • “医检互认”实现川渝两地9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互认项目增至161项

  • 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理超72万件,两地2338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互认”

  •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4.3%,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1.36%,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19个,托位平均使用率、备案率分别提升至54.32%、97.69%(全国第3)

  • 314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新增老年医院8家,82.52%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

  • 建成32家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甲级基层机构63家、社区医院31家

  • 紧密型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在41个区县全面推开,累计派出“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人员4604名,帮助基层新建特色科室339个、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276项,推广适宜技术67项、应用达24万余例,病人上转率下降8%

  • 基本全覆盖建立区县域影像、检验等“4大中心”“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305万人次,“15分钟优质健康服务圈”基本建立

  • 新增三级公立医院9家、三甲医院3家、涉外医疗服务机构22家,新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5个

  • 开展“潮汐式”医疗援助,服务群众13万人次

  • 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集市活动、“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800余场

  • 遴选发布重庆市道地药材61种,打造“渝十味”品牌,推广首批优势医疗机构中药制剂10个

更多阅读:

权威发布|98.2%!2024年重庆基本医保参保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 李周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