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十五部门联合发文!重庆出台“教联体”建设方案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周芳

2025-02-07 11:00

2月7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落地生根,促进全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市教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关工委、市消防救援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到2025年70%区县建立“教联体”

据了解,“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

具体而言,“教联体”是整合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方案》明确,全市要锚定“西部基础教育排头兵”目标定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育人质量提升主线,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纳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方案》提出“三步走”总体目标
  • 2025年,70%区县建立“教联体”,实验区100%建成“教联体”

  • 2026年,各区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 2027年,全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教联体全面覆盖惠及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场域,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2236”行动指南推动“教联体”建设

《方案》明确,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要以“12236”(一个方案、两个关键、两个支撑、三项机制、六大工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体系为行动指南。

即落实《重庆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方案》为总抓手;

紧扣 “教联体”、实验区建设两个关键;

强化人才队伍培养、监测评价体系构建两个支撑;

健全“部门横向联动,市—区县—学校—镇街、村社区纵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育”的3项常态长效机制;

实施“渝育有才”专业能力提升、“渝儿有方”家庭教育、“渝校有力”学校建设、“渝苗有责”育人环境净化、“渝童有爱”困境儿童关爱、“渝社有育”育人资源集成6大工程,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中小学(幼儿园)是实施主体

在具体实施步骤上,《方案》指出,“教联体”由各区县教育部门牵头,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四大环节具体推动。

一是广泛调研环节,收集整理学校的需求清单和社会资源清单;

二是对接匹配环节,将资源与需求进行有效匹配,因地制宜确定“教联体”成员单位和工作机制;

三是申报审批环节,由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施主体,确定“教联体”建设方案并通报认定;

四是评估应用环节,对“教联体”建设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共同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 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