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到2027年,重庆力争实现1-2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
2025-01-24 15:24
1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解读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勇介绍了目前全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情况。
▲1月24日,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勇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张锦辉 摄
据了解,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重要支撑,也是中药新药的“孵化器”,对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医院特色专科建设与发展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勇称,截至2024年底,全市取得批号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共计251个,其中注册品种100个、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品种151个。近两年,全市共新增备案品种14个。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全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制度供给。2025年,市卫生健康委将联合医保、药监等部门重点针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研发、注册备案、生产配制、流通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拿出务实举措,进一步优化注册备案、调剂使用程序,推动新品研发和全市应用,力争实现全年新增备案数量达到10个以上、产值增加20%以上。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人才梯队培育项目,不断拓展培训、进修、交流渠道,加快培育组建一支由临床医生、药学人员、科研人员、企业人员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团队,切实提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三是搭建“产学研医”合作平台。组织医疗机构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专项对接,围绕临床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针对临床用药需求、经典名方挖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制剂研发。同时,鼓励医疗机构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上,就协定处方及人用经验收集等与企业开展早期合作,提高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的成功率,到2027年,力争实现1-2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打造重点品种,深度挖掘活血贴膏、济生乌梅片等10个首批优势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潜力,特别是2024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的活血贴膏。进一步强化临床证据收集,促进中药制剂进一步改良、提升,做大、做亮明星制剂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打造示范机构,对市中医院、市中医骨科医院这种基础好、有特色、积极性高的医疗机构,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助力其打造成为制剂示范医院,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发展。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