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培养不被AI替代的创新人才?这场研讨会上专家有话说→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匡丽娜

2024-12-14 22:13

AI能否超越人类?AI时代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培养AI时代不可替代的创新人才? 12月14日,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三创教育”研讨会在重庆市第八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进行交流探讨。

▲研讨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经济学家张维迎:

凡是有标准答案的事机器都可以做,学生要思考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

“人类的所有进步都来自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包括AI人工智能本身也是我们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来的。”张维迎称,想象力要靠我们的心智去构造。AI是一种工具,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办法替代人类的。它是我们人类的助手,不是人类的对手。

张维迎说,人类天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要激发这种潜力,要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我们不能对学生有太多的约束,特别是不能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凡是有标准答案的事机器都可以去做,学生要思考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这是教育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张维迎说。

“想象力很大程度来自不同知识的组合。”因此,张维迎特别提到,学生要多读书,面要宽,要广,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等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都非常有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

要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袁振国。受访者供图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袁振国提出了三点建议:

注重个性化。他称,世界越丰富多样越需要不同的人才,越是有丰富多样的人才越能创造丰富多样的世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要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注重创造性。个性化和创造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偎的,没有个性化就没有创造性。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动手动脑学习,把书本上的学习与实际操作中的训练相结合,并和有不同看法的人进行合作,相互激发、相互激励、相互借鉴。

用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打开了一个知识互联互通不受任何传统束缚的新世界。但是,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掌握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进行对话、互动,为我所用。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东西,学习的多少,要看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袁振国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

要教会学生利用工具进行学习

▲柯政。受访者供图

AI时代我们学生应该学什么,老师该教什么?对此,柯政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作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动力,教学生如何利用工具进行学习。

他称,他在家里做了一个小的实验,让AI写一篇清明节睹物思人的作文,结果第一稿出来效果一般,AI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就是灯笼之类的东西。于是,他和AI重新对话,让AI又写了一稿。这次,AI的作文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样的机器,不同的人,用它写一篇作文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这背后就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所以,在柯政看来,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用AI来解决复杂真实的问题。同时,家庭教育也要勇于进行相关的尝试,培养学生相关技能。

市教委副主任江鹏:

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鹏。受访者供图

“实施‘三创教育’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夯实国家创新底座的实践,也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之为。”围绕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江鹏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在深化实践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持续迭代升级“三创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形成以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提升、创业意识激发等环节为核心的全链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在数字赋能上下功夫。坚持把人工智能与“三创教育”深度融合,系统打造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以智助评的全场景应用环境,赋能创新实践,助力打造“三创教育”育人的新场域、新赛道。

三是在推广应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和落地路径,让高质量改革成果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八中党委书记、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迎春:

“三创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创造价值

▲周迎春。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运行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的生态。如何应对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如何开创面向不确定未来的教育新局面、如何培养AI时代的不可替代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论坛上,周迎春以《“三创教育”在八中》为主题,从整体教学改革构建、“三创教育”改革实践样态、“三创教育”改革的实践感悟和“三创教育”改革未来展望等4个方面,分享了新时代重庆八中的教育改革实践路径。

周迎春介绍,从2019年开始,重庆八中全面实施“三创教育”(“三创”指创新、创造、创业),意在通过创新教育范式,更好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化视野,激发学生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和创意,奠基学生未来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创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课程项目,而是一种重塑学校生态的整体创新。”周迎春介绍,该校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重构,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创造价值。例如,学校开展“重庆旅游白皮书”项目,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认知和能力去推动本地区文化发展,感受学习的真正意义;让教师们在国际合作当中拓展视野、在教学改革中找到新的动力。

▲“三创教育”课堂。受访者供图

同时,“三创教育”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例如,该校开展的“城市交通建议优化”项目,让孩子们走进交通管理部门开展访谈调研,和北京“三创”项目的同学们一起研究,实现了教育和社会的融合、教育区域性融合,增加了学生们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竞争力和胜任力。

周迎春表示,如今,“三创教育”在该校已成为面向全学段、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与国际前沿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教师互动等路径,联动更多区域、更多学校、更多教育同仁共同实施“三创教育”或更多的教育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素养的未来人才。

本次论坛分为开幕式、主题发言、对话、展示、讨论等环节。三创教育理念提出者、美国教育科学院和国际教育科学院院士赵勇,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左明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等人在活动中也作了交流分享。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