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庆卫生健康·见证⑤|93岁辛义昌:党龄74年,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变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珩

2024-10-04 10:45

“19岁入党,我一直牢牢记得要‘为人民服务’!”9月20日,位于南岸区茶园的家中,93岁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离休干部辛义昌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93岁的辛义昌。受访者供图

谈从医:要为群众多做一点事,解除他们的病痛

“放着城市不待,跑去高原地区受苦?”“会不会有人报名呢?”时间回到1954年,当响应建设国家的号召传到辛义昌所在的四川省川东医院(现重医附二院)时,职工们议论纷纷。

“我去!”时年31岁的辛义昌走进院长办公室,主动请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为人民服务。”

辛义昌坚毅的个性与他的经历分不开。辛义昌是山东莱阳人,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5岁进入胶东军大任学员,后在胶东后方医院四所、华东干部疗养所、璧山县政府、川东卫生学校等地工作。1952年,辛义昌进入四川省川东医院任医务干事。

从1954年起,辛义昌先后在四川阿坝、红原待了14年。

“初到阿坝,不仅呼吸急促,头也疼,连着半个多月晚上睡觉都困难。但是,我既然来了,就要为群众多做一点事。”辛义昌学着慢慢适应当地的生活,还学会了骑马去巡查各个医疗点,给藏族同胞看病、送药。

阿坝的冬天特别冷,零下十几二十度,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般;骑马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饿了就吃糌粑,没有蔬菜,他就去挖可以吃的野菜。

“不觉得苦,看着藏族同胞脸上的笑容,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辛义昌说。

谈变化:上世纪80年代起,我市逐步构建现代化急救医疗体系

1981年,辛义昌任重庆市急救站站长。“那时,急救站除了氧气瓶、B超等,设备缺得很哪,更别说ICU了。而且救护车不仅数量少,车况也不太好。”

1983年,时任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以下简称一工)院长的杨宗瑞从重庆市卫生局(现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得到一个重要信息:意大利政府准备在中国捐建两个急救站,其中,一个定在北京;另一个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等城市都在积极争取。

“每个急救站的援助金额达300万美元,那时可是一笔巨款,可以添置多少急救设备呀。”辛义昌说,当时,重庆市急救站想去争取,可急救站场地小,人手不足,竞争力不足;急救站对面的一工拥有一批知名专家,医院却不具备社会公共急救的职能,连争取的资格都没有。

为此,杨宗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两者合并,创建一个有医院为依托的急救机构。

这个计划很快得以实施,不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也让意大利评估团队眼前一亮。意大利评估团来渝考察原本有2天时间,最后只花了大半天就定板选中了重庆。

“该项目落户重庆,给重庆急救医疗事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辛义昌说,1983年后,意大利援助的救护车、医疗设备等陆续抵达重庆。

“这些车车况好、性能佳,它们加入后,让我们的车队立即焕然一新。”辛义昌笑着说,当时的车管部主任把这些车当宝贝,每天都擦得干干净净。

▲1984年,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旧貌。受访者供图

1987年,一工与市急救站合并为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88年,市急救医疗中心正式落成投用,这也意味着重庆拉开了构建现代化急救医疗体系的序幕。

▲1986年,急救中心大楼落成。受访者供图

不仅硬件得到极大改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医生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1989年,意大利还派医生过来指导。”辛义昌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前院长史若飞恰好接受了Italo医师的指导,Italo告诉史若飞锁骨下静脉通路是救命通路,在此之前国内大多从股静脉和颈静脉穿刺,Italo的教学颠覆了史若飞的传统医学思维。

谈初心:有生之年能为党作贡献是最大的心愿

辛义昌的房间并不大,1.5米的床,堆着小山般高的报纸。“我每天都要看书读报,看看国家有什么新的大政方针。”辛义昌从枕头边拿出《论党的自我修养》《党的二十大文件选编》等书给记者看。

“我是名老党员啰!”辛义昌说,1987年重庆市急救站合并为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后,他负责开展党组织生活、发展新党员等工作。

离休后,辛义昌仍坚持学习。除看书外,他会将用完的药盒拆开,在上面记录学习心得。在老人客厅的茶几上,就用线装订了好几摞。

“有生之年能为党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心愿。”辛义昌说。2021年,建党100周年,他交纳了大额党费1000元。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 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