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庆卫生健康·见证②|94岁张培林:工人疗养院见证重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2024-10-01 19:38
身着土布军装,脚穿黑色布鞋,脸上还带着些稚气……在张培林的相册里,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75年前,他刚来重庆时拍的。如今,他已94岁。
在“把胜利大旗插到西南去”的号召下,1949年,年仅19岁的张培林,随西南服务团四支队从南京启程,跋山涉水,几经辗转,来到刚解放的重庆。
这个操着山东口音的年轻人,从此就在重庆扎下了根。长期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的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重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94岁的张培林。受访者供图
怀揣建设新中国的理想
他从上海出发辗转多地到重庆
9月19日,在歌乐山上的一家养老院,记者见到了张培林。尽管已过鲐背之年,他依旧精神矍铄。
他每天坚持室外锻炼一小时,健步走40分钟,然后做保健操、打太极拳。坐下来时,他拿着放大镜看看报纸,抑或在手机上刷刷新闻,他说,“跟上时代步伐,思维才能敏捷。”
时光流转,过往已远。但那些人和事,常常如放电影一般,在他脑海中浮现。
张培林是山东历城人,1948年10月成为华东大学学员,3个月后,被抽调到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队从老家山东到了上海,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担任辅导员。
1949年夏,渡江战役胜利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受命解放大西南。出征前,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选调一批干部,同时招收上海、南京等地的大中学生、青年职工,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走,向着大西南走!”“南下”热潮掀起,张培林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成为了西南服务团四支队一名宣教干事。
“当时,我们先到南京进行汇合、整编和集训学习。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我就是在南京度过的。”他说,国庆节刚过,西南服务团四支队便整装出发,分批向大西南挺进。
从南京坐火车经徐州、郑州到武汉,再乘船到宜昌,当重庆解放的消息传来,张培林所在的西南服务团四支队,便从宜昌继续乘船出发,逆流而上,于1949年12月抵达重庆。
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是他对重庆的第一印象。不过,屹立在江边的吊脚楼,让他印象深刻。
党和政府把最好的资源向劳动大众倾斜
陆续兴建一批工人疗养院
刚来重庆时,张培林被分配到西南劳动部从事人事工作。1953年,他又调到西南第二工人疗养院。
“那时一批工人疗养院在全国各地陆续兴建。”他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涌现出一大批模范人物。然而,在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们的身体也出现过度透支,有的甚至在旧社会长期受压迫和剥削。为了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有效恢复,降低患病率,上世纪50年代,建立工人疗养院被党和国家提上日程。
“当时在大西南,兴建了5个工人疗养院,其中西南第一工人疗养院、第二工人疗养院在重庆。”张培林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党和政府把最好的资源向工人阶级等劳动大众倾斜,让这一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他所在的西南第二工人疗养院,位于背山面水、山清水秀的南温泉,能容纳大约有两三百人,人气兴旺,甚至出现过一床难求的情况。在这里,以疗养为主、治疗为辅,一些工人的慢性病、职业病也得到有效治疗,身体健康状况慢慢恢复。
1954年,张培林被调到位于北温泉的四川第四工人疗养院,直至1959年离开,进入重庆市药品检验所工作。
“后来,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很多工厂里也有了自己的医院和休养所,让工人们可以就近享受休养。我离开以后不久,许多工人疗养院都完成了历史任务停办了。”他说。
以前只有照光机
后来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添置起来
1962年至1984年,张培林一直在重庆市卫生局(现重庆市卫健委)工作,之后,他又调任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现合并为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直至1991年离休。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区没有几家医院,我到卫生部门工作后,各个区都有了市直属医院。”他说。
张培林到任后,正值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他也在医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始终坚持医院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减轻病人负担为目的,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为重点,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对于到院的危急重症病人,他们总是分秒必争进行抢救;为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医生护士穿软底鞋,不穿高跟鞋或其他皮鞋,在病房走路轻……
“我们院管理改革搞得比较好,有一定成效,因此也成为全市第一批三甲医院。”张培林自豪地说,有一次,他还到北京开会,交流过这方面的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越来越多、更加健全,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硬件设施来说,我刚到三院时,院里还只有照光机。等到上世纪90年代后,CT、核磁共振、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都陆续添置起来。”他回忆道。
不仅如此,医疗卫生人才也发生了改变。过去,重庆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以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为主,其中中专生占多数。近20年来,则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主,各大医疗卫生机构都引进了大量高学历人才。
医疗设备、科研和人才的迭代更新,大大提高了全市医疗卫生水平和质量。
“如今,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6岁,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一倍还多,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重庆人均期望寿命更是达到79.39岁。”张培林感慨道,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样的增长,体现了75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大进步,人民健康水平的大幅提升。
对于94岁高龄的自己,他总喜欢开玩笑说,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从70岁起,他就开始给自己立下“五年计划”。如今,第5个“五年计划”已接近尾声。“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他说。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