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庆卫生健康·见证①|106岁力飞:在延安抄收到日本投降的重要电讯
2024-09-30 18:59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重庆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国庆节前夕,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走近5名重庆卫生健康系统离休干部,倾听他们的故事及他们眼中重庆卫生健康事业的变化。
“这不是《老同志生活》吗?我平时很喜欢看的。”9月24日上午10点过,在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家属区的一栋老房子里,106岁的力飞接过家属带来的两本杂志,一下就读出了封面上的书名。
学通讯出身的力飞,曾抄收到日本投降的重要电讯;后来她“转战”到卫生系统工作。这位年逾百岁老人身上有哪些故事?
▲106岁的力飞。受访者供图
“我本来姓高,不叫力飞,最早的名字叫高成璋。”老人的语速很慢,向记者讲述起她年轻时的经历。
1918年农历四月,力飞出生在湖北枣阳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七七事变”爆发后,正在读高中的力飞和许多青年一样,满怀一腔报国之志,一心向往革命圣地延安。
1938年夏季,力飞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陕北公学正在招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抗战。“到延安去!”在这种强烈的信念激励下,力飞说服了母亲,冲破重重险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青年学生一起抵达了延安。
“那时,母亲他们不敢走大路,怕遇到盘查和扣留,到延安时每个人脚上都打起了血泡。”力飞的二女儿胡小林曾听母亲说起过当年的曲折。
在延安,力飞最先就读于陕北公学关中分校,因为成绩优异,被选送到八路军通讯学校,毕业后还在研修班学习了半年。
1941年,力飞被调到《解放日报》社做无线电报务工作,负责国际新闻电讯稿的收报。
参加革命后,她自己把名字改成了高力飞,后来大家都喊她力飞,于是她干脆把高字也去掉,以“力飞”作为自己的常用名。
胡小林说,母亲有时也会对子女们讲起她人生中难得的一段经历——
那是1945年8月10日,领导对平时业务能力较强的力飞说,今天由她值夜班。当时的力飞似乎有一种预感:这个晚上可能会有重要的新闻传来。
果然,当天,一条来自国外媒体的急电出现。力飞全神贯注快速地记录着电文,直到整条新闻抄收完毕,这条急电的内容让她震惊:日本投降了!
抗战终于迎来这一喜讯,那一刻,热血“哗”地一下在力飞的全身激涌起来。她立刻将手中的抄报纸递给有关同志。很快,这份举世瞩目的电讯稿被迅速地译出:接收波茨坦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
力飞抄收的这份电讯稿,立刻被新华社播发,特大喜讯像风一样在延安传开,并飘向全国各地和全球的各个角落。
“艰苦的抗战岁月,难忘的胜利之夜”——2015年8月,迎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已经97岁的力飞亲笔写下这两句感言。在这飘逸的笔法背后,回顾起那段历史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全国解放后,力飞随丈夫从东北到北京,又从北京来到重庆。来重庆后,先后在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现重医附二院)、重庆市卫生局(现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工作,并于1972年退休(1979年改为离休)。
力飞讲述时,六女儿胡小梅就坐在母亲旁边。她说,母亲行事从不张扬,常常教育7个子女,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虽然母亲年龄大了,但是她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消息特别关注。”胡小林接过妹妹的话说,母亲常给她说,几十年来,她见证了重庆卫生健康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维护人民健康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卫生健康事业实现了全方位进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老人似乎听到女儿所说的话,她拍了拍女儿的手说:“现在医院好,技术也好。”原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力飞患上骨质疏松,摔倒过几次,就医时看到如今医院宽敞明亮的环境,老人十分欣慰。
说到这,胡小林笑着对母亲说:“重庆卫生健康事业还会越来越好的,让群众更有健康保障。”
曾在重庆卫生健康系统工作的胡小林经常会与母亲分享卫生健康方面的新进展:“我手机上就可以预约明天的号了”“我去医院看病再也不用带以前的检查结果了,医生直接在电脑上就能查”……老人听得认真,有时也会回应说:“我相信,老百姓的健康会越来越有保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