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元消费券!科学城金秋消费季启动,等你来“薅羊毛”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张亦筑 龙帆

2024-09-13 22:11

9月13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获悉,爱尚重庆·惠聚高新——2024年科学城金秋消费季已正式启动。本次消费季联动整合全区商业、旅游、文化及平台资源,将分阶段有主题地打造集食、购、游、赏、娱等于一体的惠民消费促进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0月31日。

联动线上平台发放223万元政府消费券

据了解,本次消费季联动线上平台,将分主题、分阶段、分业态发放消费券。

具体而言,9月14日至10月31日,将在开学季、中秋、国庆消费节点,在第三方发券平台开设“2024年金秋消费季”会场,发放223万元政府消费券。

其中,200万元为定向业态消费券,将通过云闪付APP平台派发,时间分别为9月14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25日,包含“满100元减30元”“满200元减60元”“满500元减150元”“满1000元减300元”,分别用于酒店、餐饮、零售等类别。

▲8月10日,重庆熙街商业街夜市,市民正在购买美食。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增强活动吸引力,本次消费季活动还特别设置“幸运锦鲤”,在9月14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25日限定发放,包括满500元减499元、满200元减199元等大额幸运消费券,总金额5万元。

18万元为青年群体专项消费券,将通过“建行生活”APP平台派发,时间为9月14日—10月31日,包括满100元减50元券、满50元减25元券、满20元减10元券、满10元减9元券,分别用于重庆高新区所辖餐饮、商超等类型并入驻“建行生活”APP的商户。

多元消费让消费者享受新体验、新乐趣

记者了解到,在营造消费新场景的同时,本次消费季活动还把多元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让消费者充分享受消费的新体验、新乐趣。

据悉,消费季期间,将举办重庆熙街第十届音乐节,还将围绕开学、谢师、团圆、出游、逛吃五大主题,开展线下促销活动,发放超过1000万元的优惠福利。

譬如,在中秋惠民周期间(9月15日—9月22日),联动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天赐温泉生态旅游景区、贝迪颐园温泉度假区、上邦温泉旅游区等区内温泉景区,开启中秋优惠门票、折扣酒店、优惠中秋团圆宴等促销活动;国庆出游周期间(9月23日—9月30日),联动龙湖重庆U城天街、高新天街、重庆熙街结合国庆节推出国庆出游运潮装备和新职场数码清单,开展打折促销优惠。

▲6月6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白市驿镇,市民正在欣赏吐火表演。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此外,为营造节日消费氛围,在国庆逛吃周期间(10月1日—10月7日),将联动龙湖重庆U城天街、高新天街、重庆熙街开展新店开业、商品整合推荐、快闪/展卖等一系列优惠促销活动,让消费氛围拉满。

促销补贴为以旧换新“加码”

前不久,市商务委等12部门印发《重庆市加力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装消费贷款贴息等三项政策进行优化升级调整,新增制定出台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两项补贴政策,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市场消费潜力有效释放。

这一背景下,本次消费季活动期间,重庆高新区将进一步“加码”,对辖区汽车销售、二手车经销、家电销售、家装、家具相关企业,给予促销活动补贴。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公布参与的企业名录和补贴名录。“我们将优先考虑有绿色产品认证或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方便市民选择绿色、环保、智能的家装产品。”

另据了解,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将一直执行到2024年12月31日,全市补贴“不限总量”;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装厨卫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按照“总量控制、先报先得、用完即止”原则组织实施。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 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