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亚洲跳绳锦标赛上,重庆小学生斩获3金3银3铜!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李奕霏

2024-07-30 21:56

3金3银3铜!7月28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落下帷幕。比赛中,中国队捷报频传,其中由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培养并输送的跳绳小将获得3金3银3铜,擦亮了重庆学生体育运动招牌。

7月30日下午6点过,记者联系上刚抵达上海的新华小学跳绳队教练严静,他告诉记者,跳绳队平时招的都是一群“平常”孩子,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他们在这次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作为教练,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队员庞雅婷获9-11岁组女子组冠军。受访者供图

▲9-11岁组三人交互花样跳绳,中国队获得第一名。受访者供图

8名学生入选中国跳绳“天团”

亚洲跳绳锦标赛由亚洲跳绳联合会主办,每两年举行一次,是亚洲地区最高水平、影响力最大的跳绳国际赛事之一。本次比赛,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运动员参加。

本次亚锦赛共设置了30秒单摇跳、3分钟单摇跳、个人花样等16个项目。按照年龄分设9-11岁组、12-15岁组、16岁及以上组。

严静说,亚锦赛开赛前夕,全国组织选拔赛。经过最终的遴选,新华小学共有庞雅婷、谢曦佩、杨骏腾、邓朝阳、徐智凌、徐蕊萱、邓以辰、尤芃森8名学生入选国家队,与来自全国各省市精心挑选出来的260名跳绳选手组成中国跳绳“天团”。比赛中,中国跳绳“天团”的表现一次又一次征服现场评委和观众,最终累计荣获65金、43银、36铜的优异成绩。

▲9-11岁组三人交互花样跳绳。受访者供图

新华小学的小选手们也频频“出圈”。当地时间7月26日,在9-11岁组三人交互花样跳绳项目中,新华小学学生杨骏腾、尤芃森、邓以辰第一次合作,代表中国队站上赛场。只见杨骏腾、尤芃森两人并肩而立,手中的绳子如同两条舞动的龙,上下翻飞。随着节奏的变化,三人时而同步跳跃,时而交错换位,每一次的配合都天衣无缝,展现出惊人的默契与技巧,最后如愿摘得冠军。

队员每天锻炼3小时

“8个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他们中不少是首次参加这项赛事。”谈起自己的“爱徒”,严静打开了话匣子。

1998年,严静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小学成为一名体育教师。2012年8月,严静被区体育局抽调到重庆去培训花样跳绳项目。也就是那次,他对跳绳项目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没想到绳还能那样跳,真是大开眼界。”那次外出培训,严静被跳绳深深吸引的同时,也开始琢磨这个项目。跳绳,器材简单,随处可跳,易于普及;跳绳也是中考项目,学校、师生、家长大概率会支持。更重要的是,跳绳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同时对协调、力量、耐力等有整体提高。一个念头也跳进他的脑海:把花样跳绳引进学校。

秋季开学,严静便开始组建他的跳绳队。严静说,一般而言,优秀的苗子最开始都对跳绳不太感冒,招进来的队员都是个子不高、发育不太好的。

新华小学地处城区,是一个生多地窄的学校,不太大的运动场要同时满足篮球、足球、田径等活动开展。跳绳训练,常常只能在综合楼的门厅、过道上进行,这里相对进出人员较少。十几平方米的门厅、一两米的过道,还要避让进出的老师。尤其是雨天,门厅里鞋子带进雨水,湿而滑,给训练带来不小的困难。

“既然开展了这个项目,就要把它办好。”严静心底里有一股子轴劲。他常常和队员们说,“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刻苦训练是每一位运动员的必修课,“如果你的训练量,常人都能承受,冠军凭什么给你?”这是严静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日常训练。受访者供图

在日常的训练中,严静常常扮演着“严师”的角色,对队员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队员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锻炼,一是早上开课前的2小时,另一个是放学后的1小时,每天风雨无阻。

也正是这“黄金3小时”的加练,让队员们一次又一次站上了不同赛场的领奖台。

教练独创“速跳技术”

10余年来,严静带着队员们征战了无数比赛。然而,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建队那年年底,学校跳绳队第一次参加重庆市中小学跳绳比赛。

“通过那次比赛,才知道我们差距太大了。”严静说,参加那次比赛后,他才了解到绳按材质可分为棉绳、胶绳、竹节绳、钢丝绳,跳法也分个人花样、同步花样、交互绳花样、车轮花样等,不同的花样应用不同材质的绳。

回到黔江,严静就向学校申请找厂家定制专业跳绳,并请来专业教练对学生进行训练,他自己也开始认真学习力学、人体学等专业知识,反复观看国内外跳绳相关的比赛视频,并多方向国内外跳绳教练请教学习。在多次总结和实践后,他发现通过缩短绳的半径,采用屈体跳的方式对学生提高成绩和身体更有利。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摸索和改进,“严式单摇速跳技术”形成。从2014年至今,“严式单摇速跳技术”多次在国内国际赛事上公开亮相,得到了跳绳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在此次比赛之前,新华小学跳绳队已经5次参加国际大赛,斩获15金6银5铜,打破3项亚洲纪录、2项世界纪录,在全国大赛夺得78枚金牌135枚奖牌。

如今,在黔江区,只要一提到新华小学,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跳绳,并对这所世界冠军学校伸出大拇指。严静告诉记者,去年,学校新修了跳绳综合训练馆,下一步,他还要把本土民族音乐、摆手舞、土家民俗等融入花样跳绳中,让更多人传承民族跳绳文化。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 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