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学子获全国第一,保送北大!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渝闭幕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珩 实习生 彭宇

2024-07-21 21:00

7月2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承办的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2024)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一周的竞赛,共产生金牌50枚、银牌150枚、铜牌73枚。其中,重庆代表队取得4金12银4铜的佳绩,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一学生张定江取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保送北京大学。

▲闭幕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一学生张定江。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作为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定的五大学科竞赛之一,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是国内信息学领域面向中学生的最高水平大赛。

此次竞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学生参赛,其中,重庆有32人。竞赛分为笔试、第一试和第二试,其中,笔试主要考查信息学的基本知识,较难的是第一试和第二试,在第一试和第二试中,每一场比试有3道题,每题100分,题目会给出具有一定现实背景的问题,学生需要对该问题进行建模、逻辑分析、设计算法及编程,重点考查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及程序实现能力。

“太激动了!”张定江说,他从小对计算有浓厚的兴趣,在这次比赛中,他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第一天的题目相对简单,我完成得也比较顺利,得了满分300分。但第二天的题目难度大大增加,我在一道题上花费了大量时间,最终还是顶住了压力,在比赛结束前一分钟解决了这个难题,获得了215分。”

张定江说,他第一次接触到编程是12岁,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编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我收获了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张定江认为,信息竞赛不仅不会干扰文化课学习,反而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谈及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张定江称,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这需要我们在中学阶段打好基础,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为科技创新贡献青年力量。”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