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建联盟、境外办学、标准共建共享 重庆打造“职教出海”新范式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志峰
    时间:2024-04-22 09:43

    “王老师,听说你们学校今年又会派5名老师过来给我们授课,这次你会来吗?”4月20日一早,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国明收到一条信息。发信息的,是远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沙特阿拉伯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经理艾哈迈德·萨拉赫。

    原来,在去年9月—12月,王国明和另外一名老师刘生在该基地开展了9期长安汽车电气系统和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培训。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当地受训人员为之折服。“培训结束后,萨拉赫还开出1万沙特里亚尔(约2万元人民币)的月薪,让我继续留在当地,这是对我们职业教育最大的信任。”王国明说。

    事实上,近年来,重庆通过建联盟,实施境外办学等方式,积极打造“职教出海”的新范式,目前,全市牵头建设了中泰职业教育联盟、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多个合作平台,在斯里兰卡、老挝等国家创设乡村振兴学院等28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不断推动我市高水平职业教育标准共建共享,为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重庆智慧”。

    组建联盟

    牵头建设多个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

    当大足石刻、乐山大佛、安岳滴水观音,遇上斯里兰卡法显文化,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这两天,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团队就正在收集相关资料,打造相关智慧旅游方案。而这正是该校前不久启动的斯里兰卡“你好中国”智慧旅游产教融合项目。

    该项目的落地,和今年1月在重庆成立的国际数字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联盟分不开。该联盟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联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梁家河领导力学院、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和北京教科文通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这也标志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的“职教出海”迎来新任务——与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校行企携手,共建数字乡村,推动产教融合,让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

    “目前,联盟已有国内外44个单位加入,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国际数字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联盟只是近年来重庆“职教出海”搭建的平台之一。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牵头建设了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中非(重庆)职业教育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等平台。

    以2021年9月成立的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为例,该联盟现已吸纳164家会员单位,其中,外方院校单位来自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目前,联盟内已有30所院校先后获批建设开发斯里兰卡数字经济首批57项职业标准,覆盖农业、制造、电气等12个行业。“这些职业标准未来将逐步向马尔代夫、沙特、中东等国家认证推广。”联盟负责人说。

    ▲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年会。受访单位供图

    境外办学

    根据当地人才需求,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4月21日上午,位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坦桑尼亚鲁班工坊,重庆工程职院土木工程学院李红立教授正在教20多位当地学员完成建筑工程虚拟仿真设计。逼真的设计,让学员们一边学一边惊叹。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李红立教授在坦桑尼亚鲁班工坊指导学员进行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受访者供图

    “工坊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根据坦桑尼亚的人才需求,通过“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等多种方式,重点开展测量技术、施工技术、质量检测技术、软件技术、机械工程等专业技术培训,已为当地培养了700余名“现代鲁班”。今年初,该工坊被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认定为国家级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这是重庆首个国家级鲁班工坊。

    ▲坦桑尼亚学员琳达(左二)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测绘实训。受访单位供图

    曾经在该鲁班工坊学习过的坦桑尼亚人DEOSDEDIT MUTATINA说,通过一系列培训,他掌握了建筑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成为当地企业的技术骨干。

    近年来,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墙外开花墙外香”的境外办学项目案例不胜枚举。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在联盟平台基础上,重庆职业院校联合企业在海外开展境外办学项目,包括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坦桑尼亚鲁班工坊”、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沙特阿拉伯人才培养基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哈萨克斯坦长安汽车中文工坊”、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熊猫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田间学院”等特色境外办学项目,已为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熊猫学院揭牌。 受访单位供图

    标准共建共享

    推动优质职教资源规范有序“出海”

    去年11月,金砖国家“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国际团体标准对外公布,该标准是由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牵头制订。

    据了解,2022年7月,经“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技能发展工作组遴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联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翰海睿智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立项金砖国家“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未来技能课程开发和国际团体标准建设。

    “职教‘走出去’,核心是职教标准走出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校长胡方霞表示,过去,这一类标准都是发达国家牵头制定,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职业教育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市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向“走出去”转变,推动实现职教标准共建共享。

    不仅仅是职业院校,市教委与市教育评估院携手,充分运用第三方评估力量,开展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等效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为“职教出海”护航。

    市教育评估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今,我市先后完成重庆市属高职学校专业认证10个、课程认证15门;完成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或“中文+职业技能”课程标准认证30余门;完成中非(乌干达)职业教育物联网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国际化课程标准认证9个。

    仅2023年,重庆高职院校开发并被国外采用的职业教育标准数量达474个、职业教育资源数量418个、职业教育装备数量71个。今年,市教育评估院还将开展中国-老挝33门双语国际化课程及课程标准认证等项目,继续扩大“职教出海”朋友圈。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联合相关国家、院校、企业等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共建共享的数字化产教资源,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重庆“职教随企出海”。同时,结合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和办学特色,整合资源,支持职业院校自主、高效、有序开展境外特色办学项目,推动优质职教资源规范有序“出海”。

    编辑: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