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了不起,科研“她”力量|重庆女科技工作者约141.6万人!科研活跃度明显提高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时间:2024-03-07 15:54

    3月8日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记者从市科协了解到,根据第三次重庆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2023年我市女科技工作者达到约141.6万人,与过去两年相比,她们科研活跃度明显提高,但科研时间不够用、找对象较男性更困难。

    67.4%的女科技工作者对工作满意

    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是最主要困扰

    为更好地反映全市女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发展状况,近期,第三次重庆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课题组基于相关数据,对全市女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科研、生活等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女科技工作者主要分布在企业、医院、大学、中学和其他事业单位。其中,分布在企业的女科技工作者比例(36.8%)明显低于分布在企业的男科技工作者比例(53.9%)。

    ▲女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的主要困扰。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供图

    从工作满意度来看,67.4%的女科技工作者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与2020年第二次重庆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比例(67.3%)基本持平,略低于男科技工作者(69.5%)。总体而言,女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的主要困扰有: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45.1%)、缺乏业务/学术交流机会(38.5%)、业务/科研时间不充足(27.9%)、没有合作团队(20.1%),比例均高于2020年。不过,职务/职称晋升难(18.3%)的困扰有所缓解,比例明显低于2020年(27.3%)。

    据了解,由于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是工作中的最主要困扰,72%的女科技工作者都反映需要进修或学习。

    女科技工作者的压力有明显好转

    照顾家庭导致科研时间不够用

    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女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跃度明显提高,39.7%的女科技工作者参与过科研活动,较2020年(30.4%)提高了9.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男性,但参与比例仍明显低于男性(52.1%)。

    科研时间不够用是女科技工作者反映较普遍的问题之一。在近3年从事过科研活动的女科技工作者中,有45.4%反映科研时间不够用,比例高于男性(41.6%)。行政事务忙、教学任务重、照顾家庭、考核频繁是导致女科技工作者科研时间不够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反映照顾家庭是主要原因的女科技工作者比例(24.4%)明显高于男科技工作者(18.6%)。

    ▲女科技工作者目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供图

    另外,在生活上,24.8%的女科技工作者觉得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较2020年(34.2%)有明显好转。60.2%的女科技工作者觉得生活很幸福或者比较幸福,较2020年(58.0%)提高2.2个百分点。

    女科技工作者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收入较低(46.0%),工作忙、不能照顾家庭(30.1%),上下班交通时间长(18.3%),照顾老人有困难(12.1%),住房困难(9.4%)等。另外,反映找对象困难的女科技工作者比例略高于男性。

    鼓励设立女性科技人才科研专项

    支持女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技社团

    如何支持女性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她”力量?对此,调查课题组也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及时总结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与经验,出台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

    其次,进一步支持女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活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设立女性科技人才科研专项,并帮助她们解决科研时间不够用、科研团队组建难等方面的问题。全市各类科研项目、人才项目、科技奖励等可适当向女科技工作者倾斜,适当放宽女科技工作者申请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等青年项目的年龄要求。

    同时,进一步支持女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技社团,比如,加强重庆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建设,鼓励各级科技社团提高女科技工作者会员比例、选拔优秀女性科技人才担任重要职务。“有条件的科技社团还可以设立女性科技人才专委会,为女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社会服务等创造更好条件。”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女性科技人才基础工作,课题组还建议,成立重庆市科技人才发展研究会,持续开展“科技与性别”研究和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等,为进一步完善女性科技人才政策提供支撑。

    编辑: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