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云端上的“医靠”
2025-10-27 12:18
“签约后,我在手机上经常和刘医生联系,平时怎么用药、遇到小病小痛怎么解决,刘医生都会耐心解答,真是太方便了!”
“我患有高血压,社区的家庭医生不但定期上门帮我量血压、测血糖,还告诉我生活和饮食上要注意的问题,服务特别贴心。”
“那次我病情突然加重,家庭医生上午来看诊后马上帮我在网上办理入院手续,下午我就住进了医院病房,救治及时,多亏了他!”
……
前不久,铜梁区委巡察组工作人员深入虎峰镇建新社区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情况开展回访时,居民们纷纷讲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后带来的便利。让大家点赞的健康守护,要从巡察进驻区卫生健康委说起。
2024年4月,区委第一巡察组启动了对区卫生健康委党委的常规巡察。巡察组进驻后,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未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问题。在巡察组的推动下,区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群众代表等多方共同召开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过筛、共商对策。
座谈会上,区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介绍,为破解群众看病难题、助力分级诊疗,铜梁区自2016年起开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该政策以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服务主体,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医疗保障。然而不少群众代表反映签约家庭医生后,仍然存在“后续跟踪服务工作次数较少”“针对老年人、弱势群体的服务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多样性诊疗需求”等问题。
“群众的‘心上事’就是巡察的‘上心事’。”座谈会结束后,巡察组结合下沉调研、与群众谈话了解等情况,梳理出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存在居民获取服务不便、专业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三方面问题,反馈给区卫生健康委党委,督促其限期整改,要求切实提升签约服务质效、改善群众服务体验。
区卫生健康委成立巡察整改工作专班,对照巡察反馈意见逐条研究,先后2次召开专题调度会研究改进家医服务等难点问题,明确以搭建“家医有约”数字化平台为抓手,实现精准签约和“一人一档一基础签”,高效促进家庭医生与居民的沟通对接,推进重点整改任务落实。
“家医有约”平台涵盖签约转诊、健康宣教、互联网医院等功能。居民注册后,不但可以线上建档签约、查询报告、实时沟通健康需求,还能对家庭医生随访服务情况作出星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医生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平台还能对任务即将逾期的家庭医生进行提醒,在制度层面推动家庭医生及时履约。
在提供专业化精准服务方面,“家医有约”平台通过智能算法,整合居民健康数据,为签约居民建立分类标签,家庭医生接收任务、及时响应,根据“红(危急重症)、黄(慢性疾病)、绿(健康居民)”分色,为居民提供差异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自上线以来,平台累计已派发监测随访任务92.6万条,发送健康提醒9.2万条,工作预警信息1.3万条,短信推送服务信息40余万条。截至目前,签约居民36.6万人,家庭医生已提供精准服务78.9万人次,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84.7%,签约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关键防线,必须督促抓实问题整改,切实提升服务水平。”铜梁区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问效,督促区卫生健康委以问题整改为契机,不断完善“家医有约”平台健康服务功能,将重点人群健康信息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助力跨部门健康协同服务,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云端化、智能化,让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