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堵住饮用水管“跑漏滴” 重庆璧山加大民生实事监督力度
2024-07-08 14:12
“漏水率从41.38%降到了18.3%。”日前,重庆市璧山区河边镇新四村村干部向前来回访的区委第四巡察组干部对比两份自来水漏损统计数据,显示自来水管网改造后漏水率已明显降低。
此前,第四巡察组进驻河边镇,走访新四村时,收到了群众反映自来水漏水严重的问题。
“饮用水管道系统建设已11年,老化情况严重。”
“村里经费少,维修破损水管不够及时。”
收集情况后,巡察组赓即派出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发现有的村民家庭地理位置稍高,常常因水压不高而缺水;有的村民因水费过高干脆不开水龙头,到附近的水井挑水……据统计,新四村两年来的自来水漏损率高达41.38%。
新四村自来水漏损严重,其他村情况又如何?巡察组举一反三摸排全镇情况,发现其他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损问题,特别是盐井河村的漏损率竟高达48.74%。
聚民声、谋民事、解民忧。巡察组迅速召开组务会专题会商,及时将漏水率高的问题反馈给河边镇党委,督促其立行立改。为确保切实整改到位,巡察组明确专人负责跟踪督办,督促该镇明确责任分工,按照“总表-分表-用户表”模式建立管网树状图,落实管线巡查责任人和责任主体,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同时定期分析各条管线用水、收费数据,精准查找各条管线的运行情况,针对性开展巡查和整治,并进一步明确水管员职责。
整改过程中,巡察组坚持将“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督促该镇充分利用“马上办”微信群,发动网格员、水管员、技术人员快速发现、及时收集管网漏水问题,由镇汇总建立台账,并分配至问题反映所在村党组织及时解决,实行销号整改。与此同时,协调村镇供水公司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包户、包线巡查体系,对辖区150余公里管网进行排查,同时争取资金100万余元对新四村、盐井河村等村社进行管网改造及维护,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据悉,今年一季度,全镇7个村(社区)农村人饮漏损率平均同比下降8.4%,减少漏水6378余吨,切实解决了群众饮用水管“跑漏滴”问题。
璧山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对民生实事的监督力度,切实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