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体发力让清廉之风浸润人心——重庆持续推进廉洁建设走深走实
2025-09-16 10:23
清廉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重庆各区县将清廉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工程,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以廉洁故事宣讲、AI系列视频、家风助廉研学等系列活动为抓手,让清廉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摒弃“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构建多层次教育生态
“当时啊,有些叔叔把公家的小汽车当成了自己的‘玩具车’......”在朝阳小学排练室,来自北碚区中共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保护利用研究中心(下称西南局研究中心)的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着“五里腿”的故事。
这是朝阳小学排练室里的一个场景,也是北碚区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清廉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为解决传统廉洁教育存在的“说教式”“灌输式”问题,北碚区纪委监委指导西南局研究中心系统发掘、深度剖析、精准提炼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中的廉洁元素,将“五里腿”等真实历史廉洁事件,改编成“童言童语”版廉洁故事。故事还融入“廉洁小卫士”等卡通角色,让严肃历史变得比动画片更有吸引力。
“我们不是在灌输概念,而是让廉洁意识像种子一样自然扎根。”西南局研究中心剧目编导明昔介绍,他们在改编过程中反复打磨语言,既保留历史内核,又符合儿童认知。如今这些故事不仅走进课堂,还被编排成沉浸式情景剧创作成校园的展演节目。
据了解,为进一步深化清廉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北碚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清廉文化引擎”作用,指导西南局研究中心、王朴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阵地,创新打造“红色清廉文化进校园”主题工程。该工程通过创新采用廉洁故事宣讲、清廉主题剧目创排、主题征文活动等多元化载体,在教育主体上,贯通教师、学生、家长群体;在教育场域上,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廉洁教育生态体系。
廉洁教育成为“开学实践第一课”
“想不到涪陵历史上有这么多清官廉吏的感人故事,一定要给学生们好好讲讲。”近日,涪陵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文旅委制作的AI系列视频“涪州先贤”一经发布就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不少学校将参观涪陵廉洁文化展厅作为“开学实践第一课”,成为全区清廉建设的生动写照。
涪陵区始终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作为清廉重庆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走进涪陵廉政教育基地的廉洁文化厅,参观者只需轻触电子屏,一张覆盖全区27个镇街的廉洁文化地图便跃然眼前。区纪委监委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本土清廉元素,广泛征集廉洁文化作品,形成4万余字资料库,凝练出“修身立德”“清廉家风”“担当报国”和“红色基因”四大突出表现领域,并依托这些资源精心打造实体展厅和“小涪说纪”“小陵析法”“小青话廉”等线上教育品牌。同步推出清廉文化宣传册3本、视频24期、音频9期持续在全区展播,开展“涪陵倡清廉 青年在行动”“廉润万家 ‘涪’伴一生”等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群众参与的清廉活动36场,让清廉之风浸润千家万户。
清廉重庆建设是系统工程,需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现常态长效、全域推进。涪陵区紧盯权力运行关键节点,以“小切口”做实清廉建设,防范廉政风险。如在清廉市场单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构建产业政策适用例外规定第三方评估体系,破解例外规定泛化滥用问题;在清廉工程单元,区水利局改进“三重”风险监管等12条监管措施、修订《河道采砂现场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获评全市“河道采砂管理标杆模板区县”。
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涵养社会正气清风
近日,江北区观音桥街道举办“讲好家风故事·传承家风助廉”鸿恩家风助廉研学系列活动,60余名干部职工及辖区儿童、青少年参与,共筑遵规守纪的家庭廉洁防线。“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风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助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情怀、育品德、讲道德,扣好‘第一粒扣子’。”活动结束后,一名干部职工感慨道。
家风建设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抵御腐败的有效举措,该街道深挖“鸿恩文化”中历史典故、家风家训等蕴含的廉洁文化元素,依托鸿恩家风馆、廉洁文化小广场等廉洁文化主阵地,建立“清廉文化鸿恩宣传月”活动品牌;围绕“家风建设”主题,设立家风夜校、家风巡展、家风活动“三廉”模块,组建“讲好家风故事宣讲团”,今年以来通过家风故事宣讲会、互动式情景演绎、廉洁知识竞答等形式分类开展“重庆历史名人优良家风进社区”“传家风立家训”“鸿恩清风传家”等清廉家风活动15场次,辐射对象2万余人,激活了辖区党员群众强化廉洁自律“一池春水”,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营造崇廉拒腐的家庭、社会氛围。
领导干部职工是家风教育的重中之重。观音桥街道纪工委对机关及社区干部开展廉政谈话的同时开展“家风促廉”谈话10余人次,征集优秀廉洁征文10篇及廉洁文化作品20余件,发放家风建设类等书籍10余册,促进干部把稳“方向盘”、系好“廉洁扣”。
此外,该街道通过“找身边事+选典型案”抓细抓常“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坚持“一年一主题”拍摄警示教育片,通过情景再现、现身说法等方式先后制作拍摄《警“小”慎“微”严风纪》《激浊扬清》《镜鉴》3部警示教育片。今年以来街道、社区共开展警示教育32次,覆盖辖区6000余名党员,这种“身边事+典型案”的教育方式,有效发挥了以案明纪、以案促改的作用。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