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智治+制治”打造清廉机关推动征地拆迁领域廉洁高效
2024-08-28 13:03
“该身份信息已存在融合创新产业园配套居住区项目,可能涉及重复安置。”近日,重庆高新区轨道交通17号线石家院子站征收项目完成测绘与系统录入,工作人员打开征地征收数字管理云平台输入抽查比例,选取项目录入数据进行抽查复核。转瞬之间,平台便完成了对征地拆迁对象、位置、土地性质等信息的大数据检查和校核,依据搭建好的监督模型,对可能涉及重复安置、录入不完整、不合理存在风险的数据进行预警。
“除了复核系统随机抽查的数据外,对于涉及镇街、村社干部和企业的房屋我们会100%进行复核,只有复核面积误差范围在1%之内才可通过系统检测,进入签约环节。”重庆高新区土地利用事务中心主任王伟舟介绍说,通过“数字赋能+流程再造”,将监督机制融入清廉机关“智治”体系,全链条压缩违规用权和权力寻租空间,为征地工作廉政风险建立了有效的信息化风险防线。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先后启动实施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等143个项目约5.64万亩征地拆迁工作,涉及9400余名农户、430余家企业。征地拆迁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违纪违法案件容易发生。“过去,有的干部利用监管漏洞,通过虚增安置人员和面积、现场丈量‘松尺’为自己或亲属谋取私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重庆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时间久、环节多、战线长,靠人工监督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
征地征收数字管理云平台启用后,通过云端存储、电子计算、语音录入等信息化手段处理征地数据,确保数据录入、修改、协议签订、补偿款发放等工作环节责任到人,保证房屋清理、数据录入、协议签订和补偿安置等环节全程数据化、透明化、“留痕”可追溯,有效避免人为干预,减少了权力运行的随意性,压缩了暗箱操作的机会和空间。各项工作报表随摸底数据和协议签订情况自动同步更新可视化,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相比过去人工计算平均节效5天,签约周期缩短一个半月,效率提高3倍,同时避免数据录入误差、计算误差造成的风险隐患,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8000余万元,实现了“清廉+业务”同频共振。征地拆迁工作廉洁高效,成功保障重庆大学科学中心、肿瘤医院等30余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建。
此外,在重庆高新区监察室监督推动下,土地中心在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印发《征地征收储备工作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措施清单》《重庆高新区征地征收和储备收购工作内控规定》等7项制度,推进机关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强化大数据监督与其他监督体系在问题发现、线索移送、成果运用等方面的衔接配合,持续建立健全数字赋能腐败风险防控体系。”重庆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